再说长安城最近几日的酒卖的明显要比以往快的多,酒楼的生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兴隆,酒楼的老板笑得合不拢嘴。
不必说此时长安城最好的三勒浆酒,即便是自酿的劣酒常常也是供不应求,一时间竟然出现了长安酒贵的情况。
这一切的原因都是李麟戟在燕来楼做的诗在长安城流传开了,士人学子纷纷追寻“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的喝酒至高境界!
长安酒贵的后果就是,京兆府的大牢满了。没办法,酒品不好的人,不是只有现代才有的,在大唐同样是有的!一群喝多酒的愤青,无处发泄,导致长安城这几日犯罪率明显升高。
当然这些李麟戟都是不知道的,即使是知道了也会咧嘴一笑“这些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李麟戟这个名字,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当然,凡事有例外,长安城中也不全是推崇李麟戟诗的人。比如说,裴行礼!
这几日,随着李麟戟一起出名的,还有裴府五公子--裴行礼。越多人知晓李麟戟,就有越多人知道裴行礼和李麟戟斗诗!从能量守恒定律来看,有人出名那自然就得有人丢脸,作为背景人物裴行礼的名声这几日也在长安城传扬起来了。
“不自量力!”
“关公面前耍大刀!”
....
诸如此类的评价裴行礼已经听了很多了,没听到一次,心中对李麟戟的恨意就增加了一分。
“我们应该感谢裴行礼,如果不是他我们怎么能知晓有这么好的诗呢!”听听,这都是人话吗!
裴行礼坐在书房中,脸色铁青,双眼喷火。书房内一片狼藉,摔碎的茶杯、散落的书卷,无不昭示着他此刻的愤怒。两个下人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裴行礼猛地一拍桌子,怒喝道:“你们都是猪吗?这么久了,连一个乡野小子都打探不出来!裴家养你们何用!”声音震得整个书房都在颤抖。
下人们纷纷低头,不敢直视裴行礼的眼睛。他们知道,此刻的裴行礼已经愤怒到了极点,稍有不慎,就可能遭受责罚。
裴行礼站起身来,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踏得地板咚咚作响。他心中对李麟戟的恨意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越烧越旺。
裴行礼无法接受自己竟然在斗诗中输给了一个乡野小子,更无法接受这个乡野小子因此而在长安城名声大噪,而自己确成了众人嘲笑的对象!
现在只要有人提起‘酒中仙’必然会顺带提及“输的那人是裴行礼!”、“裴郎才尽空自傲!”诸如此类的话。
这种附带式的提及,无疑让裴行礼感到颜面扫地。原本围绕在裴行礼身边的赞美,什么‘诗才无双’、‘长安城少年英杰’之类的评价早已不再。
裴行礼无法忍受这种名声上的落差,也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
所以,自离开燕来楼后,就安排下人打探李麟戟的底线,原本要以裴家的家世很容易就能打探出来了,只是裴行礼觉得自己已经够丢人的了,实在不好意思再大张旗鼓的找人,一切只是在暗地里进行。
这么做的后果就是,时间过去了几日,裴家的下人仅仅只是知道李麟戟从过军,家应该是在长安城附近,除此之外别无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