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离开出版社,要驱车到首都机场接杨采妮,上车后把笔记本电脑放在车后排坐上。
机场人来人往,喧嚣着,人们也聊着天。
香港到京城的飞机降落后,过了不一会,他看到杨采妮提着行李箱走出来。
她看到赵寻一瞬间,脸上的笑容像五月花儿一样,阴冷的深秋,也被她暖到。
杨采妮甩开行李箱,像喜鹊似的飞到他怀里。
“赵寻!”
“亲爱的。”
“臭流氓。”
她双手紧紧抱着他。
赵寻轻抚她的秀发。
过了会,把身上大衣脱下来,披在她身上,嘴里念叨一句:“你以为是香港呢,京城可冷。”
“嗯。”
赵寻拿着行李箱,杨采妮挽着他的胳膊,坐近奔驰车副驾驶位,她调侃一句:“我以为你会骑自行车来接我,没想到你居然开奔驰车。”
“媳妇儿,你是不是在香港听说什么?”
杨采妮告诉他:“现在很多人移民出国,他们说了一些乱七八糟话,到京城后,我感觉这里挺好的,最重要是有你。”
香港绿意盎然,深秋的京城树木光秃秃的,汽车一路向西,开始她看到农田,慢慢出现高楼大厦。
几十分钟后……,汽车停在建国饭店前,赵寻下车去后备箱拿行李箱,杨采妮打开车门,看了一眼他,这时才想起来,大陆的驾驶位在左边,而香港驾驶位在右边。
开了一间套房,两个人乘坐电梯时一句话不说,沉默之后就是爆发。
房门打开一刹那,他就抱起她。
“坏蛋。”她娇羞一句,双手揽着他的脖颈。
赵寻抱着她到卧室,动作有些粗鲁把她扔到床上,席梦思床垫把不到一百斤的她弹起,杨采妮也不恼,双手抓着他一只手,抬头盯着他的眼睛:“嗯……,太好看了。”
说完她嘴角带着笑。
他望着她,就像望着一朵待采摘的花儿。
一个多小时后…………
赵寻趴在床的另一头,而她躺在他肩上,她诉说着两个月发生的事。
“我和他分开,知道自己不对,还是控制不住想你,我愿意等你。”
一个女人不爱男人时,他不论做什么都是错的,他的信任成为她说出冷漠的借口,他的宽容变成罪大恶极。
“我不想因为咱们的感情,而你改变,我喜欢自信、阳光的你。”
“得了便宜还卖乖。”杨采妮夺过他手中的烟,拉着他去浴室洗澡。
两个月不见,要一而再,再而三。
下午四点多,赵寻带着她去吃东北菜,顺路买一些药。
刚一进门,店里人都认识他,杨采妮调侃一句:“你是不是经常带人到这里吃饭?”
“当然。”他回答很干脆,最后又补充一句:“都是男人。”
她这才如释重负。
锅包肉、土豆炖大鹅、蒜薹炒肉、东北大拉皮。
当菜上桌时,杨采妮夹一块锅包肉,酸甜酥脆,她很喜欢吃。
“老公,你晚上回去吗?”
“回去。”
“哦。”杨采妮应了一声。
她心里虽然有准备,听到他说回去,还是不舒服,想把赵寻绑在自己身上,不论去什么地方,他都要跟着。
吃过饭后,开车送她回酒店。
他要回去时,杨采妮拉着他的手。
“你明天来吗?”
“中午就过来。”
赵寻似乎想到些什么,笑着问她:“你吃过麻辣烫吗?”
“没听说过,香港有打边炉。”
他轻抚她的秀发:“明天中午给你带过来,保准你喜欢吃。”
“那我等你。”
……
赵寻开车回到家后,俞飞鸿并没有察觉出异常。
吃晚饭时她夹一块排骨放到他碗里,问着:“郝主编怎么说的?”
“《朗读者》能出版,我现在还没写完。”
“噢。”
晚上他继续写小说,累了后,就回东屋睡觉。
翌日,睡醒。
吃过早饭后,他开车去菜市场买菜,怕杨采妮不吃羊肉,他买半斤鲜牛肉,让老板娘切片。
俞飞鸿见他买菜回来,在厨房忙着,她怀里抱着三花猫豆豆,站在一边说:“中午做麻辣烫啊?”
“嗯。”赵寻把底料下锅,转头看着她道:“郝主编还没吃过呢,《朗读者》也写到男主给梁艳艳做麻辣烫。”
“老公,你可真够自恋的。”
“赵家麻辣烫,你就说好不好吃?”
俞飞鸿笑着说:“好吃。”
他做完一锅麻辣烫,随后装进2升餐盒里,再拿两双筷子和一个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