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水浒武松传 > 第24章 海外贸易

第24章 海外贸易

武松的船队刚够盛下三千匹马,再加上桔柚就放不下了,武松先把桔柚钱交给徒内,约定桔柚长在地里先不割,下次再派船队来取。

区区百十两银子,对星主、王子、徒内等贵族自是不算什么,然而耽罗国普通桔农对武松的这份信任却大为感激,众人随同国内贵族一起,将武松送到岸边,直到他的船队消失不见,耽罗国人才恋恋不舍的往回走,一路上仍对武松称赞不己。

此后,武松陆续派出船队,与耽罗国友好通商,每次都送给耽罗国贵族很多礼物,还派陶宗旺、李云等梁山头领带着四千有过农耕经验的喽罗兵传授先进的农耕技术,开辟了二百里荒地。星主万分喜悦,答应粮食长熟后,定要送给武大官人三成粮食作为谢礼。

武松则表示,反正贵国人口稀少,也吃不了这么多粮食,有多余存粮可以全部卖给我。

星主立刻表态,一定以最低价卖给你。

自此,星主和武松经常互派信使通信,双方的关系越来越融洽。

高丽国贵族知道有船队来耽罗经商,也很高兴,还求星主帮忙牵线搭桥,帮助引荐下武大官人。

一来二去,武松和高丽国的一些贵族也混熟了,还带着船队去高丽国走访了几次,送厚礼结交当地权贵。这些高丽人全不会讲汉语,每次都得从耽罗国星主那里借上几名翻译。

武松见有新的机遇,回到梁山后,派出四十名梁山头领,分别带着喽罗下山,低价大量采买茶叶,丝绸等大宋特产,再高价卖给高丽人,通过贸易顺差赚取大量白银。

很快,武松又打起了贩私盐的主意。

耽罗国靠海吃海,经过几百年的实践,在古代那种普遍不成熟的制盐技术中,位居翘楚。

武松想大量从星主这里买盐,星主大笑道:“这海水就在这里,随便一晒就出盐,简直是无本买卖,以大官人和敝国的交情,想要多少随便拿就行,何必提钱?”

经过这么多次贸易,星主对在生意中从不欺人,从不拖欠货款,从不以次充好的武松产生了巨大好感,毕竟和那些只会抢劫的野蛮倭寇相比,武松的行为和品格简直碾压他们十亿倍。是以武松想要买盐之时,星主竟然想白送!

武松再三拒绝,并一再表示,自己要量甚巨,星主则两手一摊,道:“要不这样吧,武大官人派人来我这学习几个月,我保证,把所有的煮盐技术全部教给你们,到时你们高兴煮多少就煮多少,只是武大官人是敝国的贵人,这无本生意,敝国实在没脸赚大官人的钱。”

星主已经把话说到这个地步,武松便不再坚持,派李俊和扈成、张顺等人带着精干小喽罗来学习制盐术。

星主言而有信,派出国内最精熟的制盐师,毫无偏私把最先进的煮盐术教给李俊、扈成等人。

自此,梁山的低价优质盐几乎卖遍了半个大宋。

三路反王中,江南方腊(虽然还没正式举旗造反,然而势力已经很大了)虽然临海,然而他没有技术,煮不出上等精盐,所以他也大量买进梁山盐。

河北田虎,淮西王庆也紧步方腊之后,买进梁山盐,再加价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卖。

数不清的黄金白银如滔滔江水一般滚进梁山大库。

梁山大库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了七倍!

有了独龙岗、晁家庄、柴家庄(尤其是这个柴大官人的庄园,太多了,太大了,全是一等一的良田)的三成粮,和耽罗岛的三成粮,再加上梁山大库那些永无止境疯狂增长的巨量钱财,梁山军基本上解决了吃饭问题,再也不用靠劫掠为生了。

从这时起,梁山军已经和那些土匪恶霸从本质上区别开来。

大宋境内那些数不清的山头,全以劫掠为生,老百姓对之无不恨之入骨,而梁山,则被老百姓顶礼膜拜。

晁盖不止一次在心中庆幸,自己早该让位!

梁山好汉们更是干劲十足,他们见识了武松的能力和远见后,都对这位新当家的充满了信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男扮女装为祸人间动荡的大元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