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做法就是审视周围的考生,然后皆由自己通过滴露自我领悟的天衍术,给这些个新生们望望气。
而在余无悦的推演中,那些个都快有高出天庭那架势的达官贵人们身上,可谓是一片愁云惨淡。
其中既有他们本身的不济,同时也有那尚书之子如同鲸吞牛饮一般吞并周遭之人气运的缘由在里面。
至于少女提到的队末的那位,其身上的气运在余无悦看来一样微弱,但经由少女提醒后余无悦还是注意到了他的不凡。
这弱里弱气的小鬼虽然在此次考核种的气运稍显暗淡,但一众达官贵人种却只有他本人无视了那尚书之子的侵轧。
“学艺不精啊,啧,还真是受宠若惊的夸奖,那··”
“嗯,与汝所思几近相符,前恭后倨自认得意,君臣之逆登龙门,就是这般闹剧。”
少女肯定了余无悦接下来要说的推测,用一种谈及路边野草般平淡的语气锐评道。
“端是可笑。”
听到了少女的精彩点评,余无悦抽抽了嘴角,对于这种大多数人都喜闻乐见的闹剧,已经被提前透剧了后,在回首开看心底只觉得替对方尴尬。
只希望接下来这场狗血剧上演的时候,不要冒出什么··
“嗯,莫欺少年穷吗?倒是暗含讽意的妙句,只是配上那河东河西之词,反到显得狗尾续貂,想必非是一并出处吧?宁欺白须公···呵,倒也贴切。”
“···所以我才讨厌和挂壁交流。”
对于这种跨时间线聊天的对象,余无悦只能翻了个白眼,所幸放弃了继续运转脑海内那如同计算机界的埃尼阿克的卜算法,转而思索起考核的内容来。
毕竟这可是修仙啊,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测试方法,哪怕是想想就觉得麻烦。
虽然自信以当前的状态并不难通过,可如何通过,该怎么通过,这其中的麻烦门道可多着呢。
如果说自己等人只是那种渴望谋求发展的草根,那自然是大力展现自己,就像是招商引标一般,向着投资人尽可能的展现自身的价值。
但问题是自己底子不能说干净,只能说乌漆嘛黑。
其中一些重要的事情哪怕只暴露一点,都会引发完全无法预料的后果。
这一点,就算是有着少女的定契也不例外。
毕竟定契只能让自己等人的真容无法被记录追踪,但为了未来与发展自己等人如今使用的可是假身。
而这已经自报了姓名的假身,可不受定契的保护,甚至说不准会因为定契的缘故更容易暴露出去。
若是一个不留神,那之前一路上付出的汗水都将前功尽弃,而且若是错过了这十年一次的寻仙会,那在想要寻个安稳的渠道可就麻烦多了。
更何况哪怕除去契所保障的见光死部分,光是剩下的一些身外之物也足以引发轰动。
就如同那本不知最高能修炼到什么地步的秘典,可以让人成为量子不定态的千幻纱,以及人造灵根···
哪怕没有足够的常识,余无悦也非常明白,这些中的任何一个暴露出去,所引发的结果都会非常劲爆啊!
所以头筹绝对不能去碰,但同样的,压线过关这种操作同样也不能去碰。
事实上最好和最差吸引的目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相等的,反倒是泯然众人的中庸才是最恰当的藏身处。
不过这其中的门道也是非常多,其中绝对的中庸自然也是不行的,一次两次或许还无妨,但如果次次如此、门门如此,那只能说这个人缺心眼了。
而中庸靠后其实也不是个好选择,这类人或许在师门眼中是个地地道道的小透明,可正是因为太透明了,才更容易遭遇恶意与风险。
同僚的欺压也好,外敌选择一次性抹布的目标也好,遭遇送死流任务的首选名单···这些,都是小透明背后所需要承担的风险。
而遭遇的风险一多,那么暴露的风险便也会同比上升,显然也不是民智的选择。
所以综合来看,中庸偏上才是最好的选择。
至少你在师门眼中,你算是能让人记得起名字的存在,如果再此基础上拥有一些‘可以被替代,但会增添额外麻烦’级别的后勤天赋,那接下来的日子可是会滋润不少。
只要能做到这种程度,那些竞争激烈的死卷狗们多半是不会把你当做潜在竞争对手而提防。
师门内的负责人们,也过于为了减少麻烦自然会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庇护。
这种只有被用到的时候,才会被人记起的身份,更是完美符合隐藏身份的条件。
反正自己也不是那种需要‘诶嘿嘿,鸡汤来咯’的二五仔,只有成功稳住自身人设,那么接下来的日子自然是一片坦途。
‘那么,接下来的首要问题,就是评估各方水准,然后见招拆招的达成中等偏上的成绩了。’
想到这里,余无悦眨了眨眼,一丝微弱的灵力便附着在了双目之上,当即开始搜索起了四周的目标。
‘嗯,灵息频率都差不多,呃,我这大概就像外门汉看彩超图一样,哪怕套着凌老哥的模板,也完全分不出所以然···用滴露吗?不,那样太奢侈了。’
‘啧,灵息强弱也是,虽然能明确看出他们比我们弱,但弱多少啊?出力差距怎么算?表现性的差异有多大?他们能凭空点着火焰吗?温度极限有多高?啧,只能希望接下来抽号的时候能运气好点了。’
作为一个只尝试过用灵力包裹的拳头拷打过裸露在地表上的花岗岩、五人都合抱不起的苍天巨树、无法认清自身生态为的滂臭大橘猫、以及某个石斛爱好者的纯新手,余无悦确实未曾见识过其他修行者的出力情况。
甚至就连身旁这个面无表情的少女,余无悦都未曾看到过对方出手的直白效果。
当然,这也不是说少女一路上没出过手,只是少女这出手的诡异程度着实让人看不出所以然来。
毕竟当看到一头三米多高的巨熊因为脚滑,在平地上摔断自己的脖子后,余无悦也确实找不出量化分析的方法里。
至于请求对方实打实的来一个倒把垂杨柳?
先不说实话实说后对方会不会意味深长的来上一句‘无用之功’,光是对方这个超级天才的表现是否具备参考价值,余无悦便觉得很值得怀疑。
自己可是已经在参考系的问题上吃过一次大亏了,这才说什么都不能再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