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勤仔细分析了每种可能性的支持点和不支持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检查计划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稍后,王医生选择了几位学生进行汇报。轮到张天勤时,他走上前,用清晰而自信的声音汇报了自己的临床大病史和鉴别诊断。
“患者为72岁男性,主诉为咳嗽、发热一周,伴有胸闷和呼吸困难。体格检查发现双肺可闻及湿啰音,胸部X光显示双肺多发斑片状阴影。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X光结果,细菌性重症肺炎是最可能的诊断。但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和吸烟史,我们不能排除肺癌的可能性。此外,患者的胸闷和呼吸困难,也让我们考虑到了肺栓塞或心衰的可能。因此,建议进一步进行CT扫描、痰液培养和D-二聚体检测。”
王医生对张天勤的汇报给予了高度评价:“很好,天勤。你的临床思维很清晰,鉴别诊断也很全面。”
其他同学也对张天勤的汇报表示了赞赏。陈昊飞对他说:“天勤,你的鉴别诊断考虑得很全面,我从中学到了很多。”
在示教室内,王医生的目光扫过每一个见习医生,他知道这是培养他们临床思维的关键时刻。
“那么,如果你们是这个病人的主治医生,一开始应该如何制定治疗方案呢?”王医生提出了问题,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
见习医生们互相交换着眼神,气氛中有着一点点紧张感。张天勤深吸了一口气,率先开口。
“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和病情严重程度,我觉得首先使用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王医生不置可否。
张天勤继续说下去。
“此外,鉴于患者可能出现的耐药性问题,”张天勤继续道,“我们应该尽快进行痰液培养和药敏测试,以便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
赵春明紧接着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也同意天勤的看法。我们还需要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包括营养状况和水电解质平衡,因为这些都会影响到患者的恢复。”
王医生补充道:“非常好,你们都提到了关键点。确实,我们需要进行痰液培养和药敏测试,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同时,支持治疗也很重要,比如营养支持和液体管理。另外,还要注意患者的心脏功能,因为严重的肺部感染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
张天勤认真地听着,他感到每一次讨论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团支书徐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王老师,如果患者对多种抗生素都有耐药性,我们该怎么办?”
王医生赞许地看了徐婷一眼,回答说:“这是个很好的问题。面对多重耐药菌株,我们可能需要使用一些更高级别的抗生素或其组合。例如,万古霉素可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于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多粘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目前,抗生素耐药性是全球性问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这也需要我们合理使用抗生素,非必要不使用。”
讨论在王医生的引导下继续深入,见习医生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疑问。王医生耐心地一一解答,同时不断地引导学生们思考更多的治疗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