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没人敢上手,已经跃跃欲试了一年多的韩峰,杨月平两人,想拉着张援朝,池万仞大着胆子一起承包农机厂,转而生产别的东西。
几个人已经商量了好几天了,还没什么眉目,后来池万仞一拍脑袋,说援朝家里设计出一种机动车,能不能干先别说,好赖是一种思路,要不先去看一下再做决定。
所以这几个人今天这是专门追着张援朝来看三轮车的,这一看就是喜上心头,太好了,这不就是现成的产品吗,而且绝对是抢手的产品。
找张浩宸商量就是想要让他这个设计者技术支持,与他们一起承包农机厂,张援朝看着儿子,也是一脸期冀。
张浩宸本就想推广小农机,方便大众,这正好也是个机会,而且他也知道小农机,就是个十几年的发展空间,越是尽早介入打出品牌,越能稳定的占领市场,让老爸介入这个领域也是最好的,那也是他最钟爱的机械行业。
不过他最终想了想,还是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小三轮现在不适合大面积推广,因为太小,只适合每家各户,而现在个人是买不起的,只能在小范围慢慢影响,至于想要承包农机厂他现在有更好的产品。
说的连池万仞这个高级技工都瞪大了眼睛,你小子手上还有新设计,新产品。
他去小窝里,又拿来了十几张图纸,说这个可以大面积推广,他拿出来的是90年代升级版的小四轮拖拉机图纸,80年代其实鲁省已经开始有了小四轮拖拉机,但产量不是很高,也到不了晋省,而且他拿出的是十几年后升级了好几代的产品,就是对上鲁省的小四轮,优势也是很大的。
几人看着图纸,也是不明所以,这个为什么这个东西就可以大面积推广呢,它不是比三轮车还大,还要贵吗?
张浩宸解释说,三轮适合个体,而这个四轮却适合集体,单一家庭买不动一个三轮,一个小队却可以贷款买的动一辆四轮,或者最不济一个大队怎么也买的动,而一个四轮紧一点可以干很多的活,可以为队里收获加快进度,而且···
说到这儿,他又另外从兜里取出几张图纸,拿给他们几个看:“这是一种专给小四轮配置的简易收割机,他可以在四轮拖拉机的的驱动下进行小麦收割,可以把小麦成排放倒,初步估计每小时可收割十五亩到二十亩,也许更多,”
这下几个人可就不淡定了,要知道一个好劳力拿镰刀收割小麦,一天两亩地顶天了,而且累得要死,几人可都是在地里劳动过的,知道里面的不易,要是真如张浩宸所说,每小时可收割十五亩以上,那对于老百姓来说可就省了大劲了,那就不是大队要了,那是小队也必须要的,而且是所有种植小麦的省份都需要,这可就涉及到国内北方大部分的省份了,市场可是大了去了。
张浩宸接着说,不要质疑产品的可靠性,生产出来车队厂子里有种的小麦,可以在麦收前一个多月开个现场会,多找些各地农机公司的人来参加,让他们现场体验快速地收割小麦。
这一下打动了几人的心,决定上马四轮拖拉机,以及配套的收割机,三轮车等随后再上马。
张浩宸建议,最好是买断农机厂,实在不行,承包也是最少要签二十年合同。
张援朝几人开始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