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哥儿能从《春秋》中想出这么个法子,当真了不得!”
“看来环哥儿日后必成大气!”
“是极是极!”
“政公以后可以享福了!”
尽管詹光、单聘仁和卜固修三位不在场,但屋内的赞誉之词依旧络绎不绝,各种夸奖贾环的话不要钱一般从几位相公嘴里蹦出。
贾政这时候也不着急了,正抚须而笑,脸上露出得意之色,仿佛被夸奖的是他自己一样。
贾环暗自苦笑,这几个相公们还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要说贾政对以工代赈这個办法一无所知,他或许还能信以为真,但其他几位相公是何许人?那可是从县级考试一路过关斩将至院级考试的精英人物。
毕竟,像以工代赈这样的方法,在历代史书中都有记载。即使没有研读过史书,单单看《春秋》也知晓吧?模仿里边的做法,照葫芦画瓢还不会嘛?
照贾环来看,要么是几位相公不想介入贾政的事务,要么就是在藏拙,等贾政这边实在是无计可施时再提出类似的解决方案,从而表现出“力挽狂澜”的姿态,赢得贾政的赏识。
现在看来,还是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些。
几位相公离开后,房间内只剩下贾政和贾环两人。贾政注视着仍站在原处的贾环,开口道:“说吧,你到底有什么事?”
贾环微微挑眉,没想到竟是被贾政看了出来,冲着贾政笑了笑,随即坐到一旁的椅子上,带着几分好奇对着贾政问道:“父亲怎么知晓儿子有事?”
贾政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你哪次不是有事了才来?”
贾环嘿嘿一笑,便将今天王夫人如何叫赵姨娘到院子里罚跪的事情向贾政娓娓道来。
贾政听他讲完,脸色顿时变得铁青,许多事情他并非不知情,只是平时不愿过多插手家中琐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明事理,他自然明白王夫人此举背后的意图。上次他曾在众人面前严厉斥责了王夫人,没想到这位目光短浅的妇人竟还敢如此嚣张。
贾政沉默许久,终于沉声开口:“你先回去吧!”
“这件事,我会处理。”
待贾环离开后,贾政独自坐在椅子上,面露复杂神情,原本,他和王夫人也算得上是相敬如宾、恩爱有加,此生最大的骄傲,便是他和王夫人生的大儿子贾珠:年纪轻轻便是取得了秀才功名。
可惜天妒英才,年纪轻轻便得病去世了。原本他以为宝玉衔玉而生,能够像他哥哥一样,早早地进学,甚至还想着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可谁曾想到,好端端一个读书苗子,却是被贾母和王夫人硬生生给毁了,好不容易有个有出息的小儿子,却也是想着法子来打压,实在是愚不可及。
思绪万千,他再也无法安坐,起身出了书房,前往贾母所在的院落去了。
荣庆堂内间。
毕竟大冬天的,容易让人感到困倦,再加上一把年纪了,精力大不如从前,此时的贾母已在鸳鸯的服侍下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