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明星还是后世的网红,甚至作家、商人等一切名流。
所有基于名望带来利益的人群,不能单纯将他们作为一个“人”来看待,在资本逻辑上说,他们的名字和那张脸,本质上通通是商业价值。
价值的多寡,取决于有多少人愿意为他们付费。
当一个人在种种因素驱动下,有了足够庞大的人群乐意为他付费的时候,那么能主导自我的,社会地位就高,不能主导的,社会地位就低。
譬如后世的网红,是完全寄托于平台的产物,平台认为他能带来足够价值,那么不断推流之下,再普通的人,也能火爆全网。
相反,一旦平台认为他不能带来价值,存在不可控或舆论风险时,瞬间便能让他泯然众人。
同样的道理,明星也是寄托于渠道的产物。
但不同的地方是,基于互联网发达的传媒平台,让全网认识一個人的成本极低。
明星则不行,没有充分的传播渠道和精准的算法,包装一个明星需要不断试错,观众会喜欢谁也十分玄学。
比如电影。
从制片到发行,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产业链条。
从拍摄动机到资金结构,从意识形态到文化传播,表面上卖的是电影票,又不能排除商业以外的目的。
无论是什么目的,锚点都是观众对这个人的熟悉和喜爱程度。
像是红到林清霞这个地步的女星,绝不是说退圈就能退圈的。
所以,作为母亲的麻蓝英一直以来才那么痛苦。
入了这一行,才知道什么叫做身不由己。
早在林清霞拍完《窗外》时,她就让女儿退下来了。
可由于《窗外》在外埠市场火了,从此事情的走向一发不可收拾。
另外,除了外界因素,女儿自己也喜欢拍电影。
清霞看似听话,实际性子却很执拗,骨子里倔强的很,不是那么好劝的。
进退维谷,让麻阿姨真的六神无主。
此时没有可依靠的人,身边的李清源就突然变得亲切起来了。
“清源,那你说该如何是好?”
这种问题有什么难的。
李清源随口便答:“不拍琼遥的戏!”
“可……”
李清源摆摆手:“阿姨,我知道您想说是琼遥一手将清霞捧红的,她在湾湾还有巨大的社会能量,没关系,咱们人不是在香江嘛。”
“但……”
“阿姨,我知道你怕清霞不同意,或者不好拒绝,没关系,不是还有我嘛,我替她推了。”
麻蓝英努了努嘴,这孩子为什么突然口气变大了?
你自己一大堆事都不能解决,还能给清霞解决麻烦吗?
孩子好像有一双看透人心的眼睛,麻蓝英都没问呢,李清源就给她解释起来。
“阿姨,您也别把我看的太轻。
您想啊,金镛是个什么地位,他都亲自来欺负我,换做其他人能吗?
再说,他也没把我怎么样啊。
实话跟您说吧,别看老查跟杂志协会玩儿暗箱操作那一套,可我根本不怕,明天《易象》肯定能如约发售,您就瞧好吧!”
瞧好?
麻蓝英感觉有点不对劲儿,却又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是啊,金镛是个什么地位啊。
在整个华人世界,那可都是鼎鼎大名,绝非琼遥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