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源前世被誉为“斗争先锋”,不是因为他歪心眼多,也不是因为他操作更骚,更不是因为他守得住底线。
真正的原因,是他更懂如何“团结”人。
还记得穿越伊始,李清源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活吗?
只有一个“运粪电梯”的高层楼房,一间局促狭小的笼屋。
而那個乐华邨,是麦总督来到香江才有的公共保障。
也就是说,更多港岛人的常态,是连公共邨都住不上,一家人只能蜗居在一个没有车位大的房间里。
眼睛是一个好东西,但它却常常受到蒙蔽。
公式上,是大众情绪等于舆论,舆论等于媒体、或史书所载。
但在实际环节,笔却被精英所掌握,后世回顾时,自然以为当时的主流言论,就代表着大众立场。
这是明显的谬误,决不能反馈真实的一面。
李清源的前世很波折,也导致他不会那么轻易被假象欺骗,因此他眼睛里所看到的东西,才显得真实而有价值。
“看”清的意义,在于能分辨出哪个阶层的力量更大,哪个阶层又能“为我所用”。
而想要让别人“为我所用”,首先要懂他们想听什么声音。
比如总督想听到的是稳定、社会阶层各司其职;
精英们则更复杂一些,他们想听到法治和限制权力,想听自由意志和随意转移的财富;
普通人想听公平、保障和希望……仅此而已。
不同的人都想听不同的声音,问题是大到集体,小到个体都只能发出一种声音,一旦前后矛盾,必然出现信任危机。
这是斗争的基础要素,掀翻人设,是摧毁别人的最佳武器。
以上,也是金镛先生为何频频失败的原因。
他“侠之大者”的人设翻车了!
所以先生最近拿起了红本阅读,并找到了打击李清源的致命武器。
伟大的实践学的确好用。
《明报》特约撰稿人查良庸,以下八问,请李清源接招……
你自诩站在大众立场,却为何卖出天价杂志?
别人都在股市赔钱,为何你能浮盈60%,是否存在内幕交易?
你批评老夫炒黄金,请问你如今与人发行基金,这不是炒黄金是什么?
你频频批判资本家,批评地主,地主的最大特征是收租,你成了明报房东,难道你不是地主之一吗?
你如此污蔑老夫的小说,那请问我的《不周乱》是谁续写的,最后主角“暮清源”不还是隐世而遁?
你让我去学“仁”,所谓仁者爱人,你做到爱人了吗,你没有!你连尊敬前辈都做不到!
你指责我修佛境界低,那你修到什么境界了,如果连“觉我”都没达到,何谈“觉他”呢,一个无法“觉他”的人,岂能对老夫指手画脚,遑论去迷惑港岛民众,那咱们到底是谁在“惑人”?
更重要的是,你说老夫应该去清贫安乐,了此残生,且不说老夫的积蓄所得,都是一块一分赚到的,凭什么清贫还要安乐。
我就问你,你李清源的钱从哪里来?
你家里开个注塑厂,据说前两年险些倒闭,你去年刚毕业,还他妈是个大学生呢,你哪来那么多钱买我的明报大楼???
先生这篇文章,字字血,句句泪,引经据典,催人深省,誓要揭穿李清源的丑恶嘴脸。
可等他写完并投稿后,却愕然的发现,居然没能上第二天的《明报》。
先生惊怒交加,连打三个电话去编辑部询问。
得到了一个让他难以置信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