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信的到来,算是给陈觉解了围,就凭他一个武将,实在想不出合理的说辞,来劝阻张素这种盲动行为。
张素不开口,陈觉只能起身给李树信让座,倒茶,自己知趣地退到下首就坐。
至于刚才所说之事,还是让张素自己说出来,或许更为妥当。
张素不急着商量前事,而是让李树信先说说约定之事,那个叫孔杰的华兴人,到底敢不敢来州衙一叙?
李树信放下茶杯,直言事情已经谈妥,三日后傍晚,自己会亲自将孔杰迎入州城,然后直奔衙署后院,与大人密商和谈事宜。
按照李树信之前的建议,这次会谈最好秘密进行,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尤其是不能搞的人尽皆知,一旦传到府城、省城,定会引来非议。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在城门关闭之前,将孔杰悄然接入州城,待晚间议事完毕,稍作休息,次日一早再送其出城。
如此神不知,鬼不觉,才是稳妥之策。
至于谈什么,能不能谈出些成果,李树信认为并不重要,只要张素和孔杰见了面,这事就算成功。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与华兴人长期共存,已经是摆在面前的现实,如何避免误判,进而消弭纷争,才是眼下重点。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让张素直接面对华兴人,争取达成互信,才好为下一步和谈奠定基础。
在李树信看来,谈总比不谈好,至于围剿,从省城、府城传来的消息,人家根本就没作任何动员,自然也不会有大军来崖。
仅凭崖州之力,和谈才是上上之策。
随着李树信说出看法,陈觉连忙从旁帮衬,表示一切从长计议,在华兴人没有暴露反意之前,确实不宜打草惊蛇。
见二人话里话外俱是以和为贵,张素无奈地轻叹一声,随即询问陈觉,若是予你大军,可有破敌之策?
陈觉这回谨慎起来,直言大军若来,也应先行围困之策,然后再慢慢消耗其实力,直至将其压服,乖乖接受朝廷安置。
像林辛佬那样猛打猛冲,定会让军心尽丧,反倒出师不利。
说白了,陈觉认为直接开打,咱们未必是华兴人的对手,若是与其死拼消耗,成功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关键就是这消耗,数万大军来崖,可能会待上一年、两年,甚至三年五载,别说崖州一地,就是把府城、省城全搭上,都未必能长期坚持下去。
没有朝廷的鼎力支持,仅凭广东一隅,很难执行上述方针。
从宁远河一战可以看出,府城官军常年不经战事,根本没有一战之力,估计省城也好不到哪去,没有精兵,拿什么来围困崖东?
守城靠的是意志坚定,而外出作战,则对兵丁的军事能力要求极高,非是几个勇武青壮就能够胜任的。
陈觉抓住机会,说了不少军事常识,算是给张素作些普及,省得他书生意气,想一出、是一出,将当下稳定局面轻易浪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