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成贤和朱鸿儒来到了皇城内,他们排成一排接受着士兵的检查。
临到他时,士兵懒得检查他,让他自己把书籍留下,就放他进去了。
牛金星和卢德水两人来到贡院巡查各个考生情况。
牛金星指着这些人说道:“这都是我大顺以后的中流砥柱啊,卢大人,你说是你选的试题挑选的人才多,还是我选的试题挑选的人才多呢?”
卢德水板着脸,“在我看来都一样。”
“都一样?”牛金星笑了一声以为他故意这样说,“卢大人,我大顺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所以我的初衷是能够招揽更多可用之才,实不相瞒我牛金星没参加过会试只是一名举人而已。”
牛金星看向卢德水,希望听到那么一两句马屁声,可是卢德水并没有要说的意思。
“那牛大人真是幸运,没被这些圣人之言束缚太深。”
牛金星皱起眉头,他总觉得这个卢德水对科举有很大意见。
“卢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卢德水指向面前一位衣着华贵的考生,“你看这个考生,衣着华贵,那笔墨都是上品,牛大人觉得他能不能入仕?”
牛金星仔细打量了一下面前的男子,“此子温文尔雅,落落大方,看着年纪也有三十左右,今年科举应该能上榜。”
牛金星清楚,家境和科举是挂钩的,他们不用参与生产劳作,能请到更好的老师,获得最好的读书环境。
被说的那个男子起身朝着两人行礼。
卢德水往前走上一步,指着里面的韦成贤。
此时的韦成贤摆好砚台和毛笔,正在数着木板床上的馒头数量。
牛金星看到这考生这幅模样就上前质问道:“你这九天就吃这些?”
韦成贤点着头,“是的,大人,一天一个,总共十个。”
“够吃吗?”
“足够了。”
牛金星看着台子上的毛笔和一小半的墨条。
“后生,就这些墨条,和你这笔,能写完吗?”
韦成贤再次点头,“实不相瞒,这些后生已经用了三年了。”
牛金星满脸惊讶之色,他也是举人出身,可是像这样的举人他还真是头一次见。
卢德水走近也看了一眼轻叹一声,“唉,天下动荡,读书人苦不堪言啊!”
牛金星瞬间来了官威,他指着身边的士兵,“去,拿砚台、墨条和毛笔来。
后生,你着墨条和毛笔都扔了吧,本官给你新的。”
韦成贤急忙谢道:“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啊!”
牛金星心中很是满足,“好好考,莫要辜负了本官给你的照应。”
卢德水双手靠后走远了。
牛金星追了上去,“卢大人,他们现在才都一样吧,刚刚那位考生,连像样的笔都没有,你为何说他们都一样。”
卢德水解释道:“因为这八股文,对于所有人都一样,文章都是一样的,单凭借这些,能筛选出什么人才?”
牛金星这才理解卢德水要说什么,“那还有一条策论呢,这可是陛下亲自出的题。”
“牛大人,你觉得这些考生会如何作答这条策论?”
牛金星回道:“依照历史、典故等等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