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者,大乌头煎主之。
张仲景把这种症状称之为“寒疝”,病因是里寒太盛。
小雄现在的症状。
腹痛……对应。
恶寒……对应。
脉紧……对应。
绕脐痛……对应。
白汗(冷汗)出……对应。
手足厥冷……对应。
不欲食……对应。
因此,碰到这种典型的寒疝病人,开大乌头煎汤就对了。
但是,这个药方却不能随便开。
“你们在这里等等,我去找徐主任,和他讨论一下。我很快回来。”林远志说道。
家属们的脸上都露出了失望的眼神,仿佛在说:“又要讨论,之前讨论了那么多次,也不见讨论出什么结果”。
林志远推开休息室的门时,徐荣正站在窗边看风景,一副怡然自得的表情。
“徐主任,那个小孩得的是寒疝,舌脉症相符,只有绕脐痛,身体其他地方不疼……是大乌头煎证。”
“寒疝啊……这个大人有时候也会得的。”
“您看,这药方要怎么开?直接开大乌头煎行不行?”
“你乌头准备开多少克?”
“制草乌10克,现在的乌头都制过,效力不强。”
“那不行。42年的《药典》规定,乌头一次最多只能用5克,十岁以下的小孩只能用一半,就是2.5克。不能超过规定的用量。”
“10克已经算少了,如果只用2.5克,那煮了根本没什么用啊。2.5克有拇指指甲盖大吗?”
“这不是多少克的问题!我不建议用大乌头煎。乌头这玩意儿毒性太强,都好多年没听说有人敢用了。我坐诊几十年,从来没用过。”
“可是,张仲景就是这么用的。明明附子的毒性比乌头低,可是他却用乌头治寒疝,不用附子。这肯定有他的道理。”
“那都是老黄历了,我们不能拘泥于古人的想法。乌头一旦用了,病人有什么不良反应,人家告上法庭,咱们可都吃不了兜着走。你知道的,我再过不到两月就退休了……”
“古人?张仲景可是医圣啊!他难道不知道乌头毒性强?显然是知道的,所以才把乌头和蜂蜜一起煎,蜂蜜可以去掉乌头的毒性。而且他还叮嘱,这个药方,强壮的人只能喝三分之一,体弱的人的只能喝四分之一,要是病没好,第二天才能再喝。一天不能喝两次。讲这么详细看,就是为了防止病人一次喝多了会有不良反应。”
“不行,谁也不敢保证病人喝了会怎么样,就算是2.5克都有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换其他药方代替。用附子理中丸,效果差不多的。”
“如果附子理中丸有效,张仲景也不会用大乌头煎啊!”
林远志和徐荣的看法出现了严重分歧。
然而,处方权在徐荣手里,如果他死活不答应,那林远志开了药方也没用。
乌头和附子,其实是妈妈和儿子的关系。
它们都是同一种植物“乌头”土下的根。
乌头是主根,而附子是从乌头两边长出来的侧根,所以叫“附”子。乌头颜色偏黑,形状像是乌鸦头,所以被称之为“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