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古氏族长:大善,此法对吾等亦有用,望诸君共勉。”
“鸿光氏族长:吾儿有王者之资,不愧是吾族走出去的天骄。”
……
继鸿蒙王发言之后,一位位王境大佬都进行了肯定的评价,其中鸿光氏族长更是骄傲得不得了,但其说得却是事实,所有后天人族都出自鸿光氏,说幽恒是其儿一点毛病都没有。
“我是谁?我在哪?”幽恒有点懵,他没想到自己的随手之为会被大佬这么看重,王更是许诺了郎官之位,要知道那可是无数人争而不得的职务。
其实幽恒不知道他这办法不仅对混沌世界群有用,对亚鸿蒙世界群和鸿蒙世界群都有用,正所谓一法通,万法通,郎境之后同样是躯体世界的层次,也就是说他们同样可以增加世界数量,所谓的底蕴并不一定要在元境达到圆满,而这也是先天人族不着急打基础的原因。
实际上在相境之前都可以追求所谓的圆满之数,当相境时躯体世界会具现化,从这以后才无法继续增加世界数,虽然相境以后无法依靠此法提升底蕴了,但可以利用此法来梳理已经定型的世界,或多或少都会增加几分实力,所以一众王者才那么看重此法。
当然这些幽恒还不知道,毕竟他只是元境的小虾米,又没长辈耳提面命,所以他此时自然会一脸茫然。
印记信息库当然有这些资料,但什么境界看什么内容,除了王朝公开的信息以外,其他信息都需要达到对应境界才能查看,是以幽恒不知道很正常。
“管他呢!有好处不拿是傻子。”幽恒想不通索性就不想了。
不过幽恒做法并没有错,底蕴越早夯实越好,虽然郎境以后可以继续弥补底蕴,但那时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且境界越往后所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打个比方,元境是打地基,元境之后是盖楼,如果打地基时把基础打牢,那往后就只管往上盖就行,要是等盖好楼后再想加几层,那难度可就大了,郎境之后就是如此,加几层倒不是不可以,但地基已经达到了承载的极限,想要加盖,那就必须加固地基,这时所要花费人力和物力可就不是打地基时能比的了,不付出几倍乃至几十倍打地基时所花费的资源,就别想着加盖了。
而有了幽恒筑基法之后,郎境以后的境界只需要重新排列一下世界群的结构,就能多出一片空间来创造新世界,这可比蛮力挤压轻松多了,要知道蛮力压缩世界群可是很危险的,一个不好就有可能把其内的成熟世界给挤碎掉,届时可就到不尝失了,因为新世界需要慢慢成长,用成熟的世界去换一个新世界,恐怕只要不傻就不会这么干,而这也是一旦达到某个极限就没人再尝试增加底蕴的原因。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鸿蒙人族这么聪明,那为何这么多年都没人发现此法,难道就因为幽恒是主角吗?首先鸿蒙人族的智慧度是毋容置疑的,但有智慧不代表就全知全能,普通人类比普通动物聪明吧!可普通人类不还得向动物学习吗?纵观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向天地万物的学习史,有智慧是天赋,而能把智慧具现才算本事,这是两码事。
鸿蒙人族以先天人族为核心,由于先天人族只能看混沌万界变迁,并未亲身经历混沌界的生活,就像普通人看视频一样,属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程度,而鸿蒙界属于万物未判的世界,所以不知道属性力场的知识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