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无敌回合制 > 第三卷小结与心得

第三卷小结与心得

我之前好像也提过,在这本书里我要写的东西有三点。

第一,我要给大家呈现出来一个虚拟的游戏。

通过游戏中的各种细节,比如各种玩法,比如战斗体系,我想让大家从多方面去感受这样一个完全虚拟的游戏。虽然它目前还远远达不到完善的程度,但我会从一点一滴去加强它的真实感。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如果真有这样一个游戏的话,哪怕只有一位读者觉得它至少还值得试玩一下,我觉得我这本书在游戏方面就没有遗憾了。

第二,我想要描写一些玩家和他们的大学生活。

有一点我实在对不住大家,我对本书的大多数人物好像都没有太具体的外貌描写。一来,在推动剧情发展上,过细的描写似乎没有必要。二来,我写这本书主要是为了锻炼应付更新,实在没有功夫细想。

不过,我在写不同人物的时候,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脑子都是清醒的。具体点说,我在写一个人物的时候,脑子里是完全存在这个人物的。他是什么身份?他是什么形象?他有什么习惯?什么样的话是能从他口中说出来的?什么样的话又一定不能出现在他的嘴里?他是什么性格的?他能做出什么事,又绝对做不出什么事?这些我是完全清楚的。我一直在告诫自己,绝对不能对着一个模糊的轮廓就去写一个人。一个人做出来的事,即使乍一看再疯狂,也一定能从细节中追究到它的根源所在。

从开头一直看到现在,如果有哪怕一位读者从书中的这些角色里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自己曾经见到过的某个人的影子,那我觉得我在这本书的人物塑造方面也没有遗憾了。

对,我对这本书的期望真的不高。即使只是从某一个细节,让你感觉到,虽然看似有些不合理,但这就是活生生的生活当中的人,那我就十分荣幸了。

第三,就是剧情方面了。包括玩家与游戏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游戏和环境的关系。

我试图在不同气氛环境的情节中去剖析一些东西。如果只是直接用对话的方式,让两个角色大谈特谈人性如何,那未免也太枯燥乏味了。这个东西需要情景。比如在原本比较喧闹或欢笑的场合中,不知不觉间流露出一些人性的东西,亦或者浅谈一下关于其他方面的思考。这种探讨,必须要带入角色自己的身份。一个人,他是什么人?他经历过什么?他能用什么方式去思考?在面对同一件事的时候,不同的角色的见解也应当符合他们各自的人设。

在这件事上,我还是很清醒的。我能保持站在角色的立场上发言,而不是大谈特谈我自己的想法。可惜的是,因为水平有限,我在很多地方并没有把握好剧情的节奏。而且我因为要赶进度,也没有时间再去雕琢或者说修改。最后呈现出来的东西,已经不是我最开始希望去完成的那个作品了。

另外,除了书里的角色们,在比较具体的故事上我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在许多细节的处理上,我力求大家在看过之后能够产生比较真切的感受。

有些情节,或许看似很离奇、很疯狂、很不合理,但只要是亲身经历过的,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感触的。

就拿有关主角受伤的几件小事为例。一个是眼伤,一个是耳伤,一个是手部骨折,一个是额头的撞伤。这四件小事,我都写到了比较细节的地方。

比如眼伤那次。主角的眼睛已经肿得都睁不开了。勉强睁开一看,整个眼白全都是红色的。然后主角居然没有表现出担惊受怕。或许在很多书友看来,这是极不合理的一件事。或许在某些书友看来,这简直就TM是扯淡。作者你就编吧。你使劲编。

但我要告诉你,这就是事实啊。这是我完全用真感受在这里写的。这就是确确实实发生在我身上的事。而且,书中提到,主角之前眼睛被打伤过,有过比较相似的经历,所以并不担心。这也确实是我当时的真实想法。

包括中耳炎,包括手部骨折,甚至是走路撞伤额头,这些全都是真实经历。光天化日之下,一个正常人走着走着能撞到路牌?一撞之下,还直接把自己给撞躺了?我只能说,确有其事。

我不敢说书中的所有剧情都是真事。但我可以告诉你们,除去游戏的部分(因为这个游戏本身就是虚构出来的),其他剧情里面有80%都是真人真事,有15%是由真事改编而成,最多只有5%是纯虚构而成的。或许这里面大部分都不是发生在我一个人身上的事情,但它们至少是我亲眼所见的事情。

我为什么要这么写?因为我在锻炼自己写出“不合理的合理”。

什么叫“不合理的合理”?宾语中心语是合理。也就是说,它的本质是合理的事情。我用真事做素材,就是为了确保合理。这是因为我的水平有限,不确定靠着瞎编乱造写出来的东西是否真的合理。而“不合理的合理”,就是指一些平常人可能不会轻易尝试的事情,或者看似不该存在的事情,但它们是又真实存在着的事情。

这样的事情,里面一定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也很容产生“情绪的爆发”。透过这样的事情,我们更容易看到一些我们平常看不到的东西。其实我不想提“人性”这个词,因为我想要分析范围更广的东西。单单人性,还是太狭隘了。

我不想评论对错,我只想进入有着不同经历的不同性格的角色当中,从他们的角度去观看和思考。

如果这本书里的某个情节能够让你联想到自己生活中见到的某个情节,我会很开心。如果这本书里某个角色的某个观点让你想起了自己在生活中亲耳听到的某个观点,或者得到了你本人的认同,我也会很开心。

四、最后谈谈我写小说的一些目标吧。

为什么用“目标”而没有用“理想”?因为写小说本来就算不上我的理想。我只是比较喜欢用文字来表达,也比较喜欢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至于是不是小说,至少从最初是没有所谓的。

废话就不多说了。现在来谈一谈目标。我把自己在小说方面的目标划分为“四步走”。

第一步,写一些可能会让编辑感兴趣的东西。

第二步,写一些可能会让广大书友们读起来有意思的东西。

第三步,逐渐磨练自己的技术,让广大书友从对我的某一本作品感兴趣转变到认同我的写作实力。当然,这里面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第四部,当有足够多的朋友认同了我的技术之后,才可以写一些真正好的东西。

为什么要分这四步?为什么要绕这么大一个圈子?因为这就是现实。

我目前的技术还不够强。这是显而易见的,但不是最关键的。

咱们网文就是这么一种东西。存在即是合理。我们不用去吐槽。我们应该试着去适应和理解。

签约和上架是最基本的,均订达到一定数额也是最基本的。如果人都不存在了,那还写个毛线啊?所以,就有了前两个步骤。也必须有前两个步骤。

第三个步骤,就是我要花最长的时间和最多的努力去迈出的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

而第四步,我恐怕走不到这步。因为我这个人可能在前三步还没走完的时候就彻底消失了。但我还是要提这一步,因为这算是我在网文这方面的最终目标了吧。

按理说,走完了前三步之后,第四步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我可以肯定,这第四步也绝对是艰难的一步。因为它不仅需要作者一个人的努力,它还需要一个适合它的环境。

有些东西没法简单判断它的好坏。我说的“写一些真正好的东西”,也不过是我理解的“好东西”而已,并非客观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都认为是“好东西”的东西。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猫爱吃猫粮,狗爱吃狗粮,人能爱吃猫粮和狗粮吗?我觉得的吧,就算真有那样的人,肯定也只是少数。

再比如梵高的画。你说梵高画的那些画好看吗?梵高死了之后,物以稀为贵了。炒作不只是现在才有的东西。它自古就有。以前的一些有钱人收集了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怎么能利用它来突现自己的尊贵呢?当然是吹啊!这个东西有多么多么好!喜欢收集它们的人就多么多么有品味!然后再花大价钱从拍卖会上搞回来。这东西立马收藏价值暴涨!

有的人可能觉得我胡说八道。有的人可能觉得梵高的画本来就很好。是,我不否认梵高的画有它好的地方。对于他的画作本身,我根本也不想去评价。我只说一件事,梵高画的这么好,他的画在他活着的时候却不值钱。

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在他死后,别人的审美都提高了?我觉得这个理由站不住脚,甚至还不如我瞎编的“炒作说”站得住脚。如果说因为他死了,物以稀为贵了,倒有些可能。总之,同样一个作品,在不同的时期,给不同的人看,它有可能从被视为粪土突然转变到被惊为天人之作。我不否认这种作品本身是好的。但我想说的是,这种作品的成功光靠“好”是做不到的。就比如梵高,至少他活着的时候就没做到。可如果人都死了,还扯TMD什么淡啊?至少我写东西不是为了什么虚无缥缈的理想。死后的东西,我根本就懒得去想。

所以,我才说,这第四步,看似水到渠成,其实仍然是非常难的一步。你想写自己认为的好东西,那什么是好东西?非常非常多的在后世被当作好东西的作品,其作者在活着的时候都穷困潦倒到活不下去的地步了。这能是好东西吗?作为作者,绝不可以质疑读者们的眼光和审美,你只能用作品来说话。因此,前三步是必须的立身之本。如果没有前三步,直接走第四步,很可能会从一开始就被走前三步的人踩死一万遍了。

PS:不知不觉又叨叨了这么多(其实也是顺便水水字数)。我知道肯定有很大一部分书友跳过了这一部分。如果还有耐心把这一大篇的总结和心得看完的,我觉得有些事情还是让大家知道为好。《无敌回合制》这本书并不是我真正想写的那种类型的作品(这两个字划重点),但我确实在认认真真地完成这个任务(这两个字也划重点)。最后我再提一句,今天点个收藏然后明天点个取消的朋友,我劝你还是从最开始就别点收藏好了(点两下鼠标也挺累的)。这本书真的对任何数据都没什么需求了。就算一个人都不看,我仍然会像完成任务一样去完成它的。因为这是我锻炼自己的一个步骤。我对这本书的感情是有的,但是不深,仅此而已。

最后,祝大家阅读愉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火影:灭族前夕,系统救我于水火从多特练习生到世界第一中场提瓦特代码骇客崩坏之不一样的空之律者我在英超造豪门全民深海游戏万界:从一人之下开始扮演白月光网游:开局刮刮乐,觉醒唯一SSS天赋暗黑入侵:魔女她从不记隔夜仇人在漫威:S级天赋多到用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