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河套平原上,并州军与匈奴人的拉锯战还在小规模的进行。
袭扰与反袭扰的战斗不时在匈奴人牧场周边上演,但是烦人的汉军骑兵每次都是一处寄走,从不与匈奴骑兵恋战,使得须卜骨都侯完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渐渐归于平静的消耗战自然无需刘辩再亲率大军,为此,刘辩决定率亲卫返回襄垣,前线由徐晃、赵云、徐庶、张任和戏忠指挥战斗即可。
肤施城,郡守府议事大厅。
“诸位,此次征伐南匈奴,虽已取得一定战绩,然匈奴王庭未灭,此战便不会结束。”离开前的军事会议上,刘辩做着总结性发言。
“自骠骑将军封狼居胥以来,南匈奴部便归顺于我大汉,我大汉历代先帝均对匈奴部落恩宠有加,抚恤不断。”
“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今年匈奴部落反叛不断,先有休屠王联合须卜骨都侯叛乱杀死朝廷敕封羌渠单于,又攻破并州,擅杀并州刺史张懿在后,更有新任单于于夫罗欲联合董贼,攻伐我并州。”
“匈奴胆敢如此挑衅我大汉,如此背信弃义恩将仇报之举,是可忍,孰不可忍!”
“此番孤将前线战事托付于诸位,望诸位明白孤之决心,匈奴不灭,誓不收兵!”
“诺!”与会的一众文武听得刘辩铿锵有力的发言,齐齐应诺。
“此次剪灭匈奴之战,急切之间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倘若操之过急,恐反受其害。孤希望诸位做好持久战之准备。”
“与匈奴打持久战,于我并州而言有三利,于匈奴而言有三害。”
“一利我军锤炼新军。我军将士,多为招募入伍不久之流民,虽有悍不畏死报国之心,然血气之勇毕竟不可长久,诸位将军当趁此良机,多多锤炼新军,待并州战事结束,必得精兵无数。”
“二利并州恢复民生。历来并州为边塞战乱之地,民生凋敝,如今并州重归大汉统治,正是与民生息之时,只消过得三年五载,并州全境必将政通人和,民富军强。”
“三利减少伤亡,积蓄实力。孤自洛阳而出,幸赖诸位勠力同心,始有方寸之地。此战若与匈奴草草决战,恐难取胜,即便战而胜之,必将死伤无算。若坚持袭扰游击战法,徐徐图之,可将战事伤亡降至最低,保存实力,再图中原。”
“殿下高见,云受教了。不知于匈奴三害为何?”见刘辩讲完正端起茶杯喝水,赵云很好的做了一次捧哏。
“其一,匈奴族群被限制于王庭,被我军袭扰之下,虽每日损失甚微,然积少成多,且匈奴无兵源补充,必将实力日微,直至无可战之兵。”
“其二,匈奴人聚集于王庭,放牧生产不便以致入不敷出,旷日持久之下,必然粮食短缺,若遇天灾人祸,旦夕之间便有倾覆之祸。”
“其三,各部落聚集于王庭,必生罅隙,休屠王攻打太原,须卜骨都侯镇守王庭,若再有流言传出,或将反目,届时匈奴内乱,不攻自破矣”
“啪啪啪”郭嘉带头鼓起掌来。随机满屋文武一起鼓掌为弘农王殿下的论断点赞。
别问为什么他们知道用鼓掌的方式来点赞,问就是刘辩教的。
“殿下字字珠玑,元直、公明、子龙当好好领悟,从中领悟演化出对匈奴作战之策。”见掌声渐渐平息,郭嘉接过了话题。
“殿下游击战之精髓,想必公明与子龙已然烂熟于胸,但仍需谨记,无论何时,不计较一时之得失,但求杀伤匈奴有生力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