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担任工部员外郎,虽是个闲职,却是代表着贾家,在朝中也是有不小的能量。
王夫人闻言,抬眸瞥了眼一旁的贾赦和邢夫人,心底浮起一念,“贾府的大事儿,还是得靠老爷担着,不像大老爷这般,空有个一等将军的头衔,既不领兵,又不坐衙,于府上无甚用处。”就在几人商量间,便见贾政回府,入了荣庆堂。
贾母见贾政疾步而来,忙问道:“东府的事,你可得知?”
贾政面色凝重道:“儿子刚刚知晓,此事怕是大了。”
众人闻言,心中皆是咯噔一下,生出不好的预感,再看贾政那皱成川字的眉头,越发觉得之前抱有的希望恐怕也没了。
“陛下盛怒,竟不议而决,直接定了宁治齐三府的重罪!”
听闻治国府和齐国府一并被治罪的时候,贾政心中隐隐有些猜测,这是否是陛下借机打压勋贵,当然,这些猜测不可能会有答案,他也不会把这些想法说出来。
沉寂良久,贾母对贾政说道:“太上皇念旧,还记着国勋的情,这次一下子倒了三个国公府,太上皇应不会袖手旁观,你且速去宫里求个情。”
“儿子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便进了宫。”
“如何?”
贾政再次摇了摇头,语气凝重道:“太上皇并未准见!”
众人默然,想了想,觉得也是,太上皇于多年前就已不再过问外间之事,在宁寿宫安乐,又怎会在此时出来与今上对台?
贾母此时彻底慌了神,心中彷徨,呢喃道:“该如何是好?”
若宁国府彻底坍塌,她身为贾府在世最大的长辈,死后如何有脸面去见先宁荣二公!
默然良久后,贾母沉声开口:“鸳鸯,替我更衣,我去见见那几个老姐妹们!”
贾母所说的老姐妹,就是四王八公府里的老太君。
说来也怪,武勋世家中,女子普遍比男子活得久。
如南安郡王太妃、北静王太妃、还有其他几个国公府里的老夫人,都是各自府中内宅的掌舵之人。
“母亲!”贾政唤了一声,打断了贾母起身的动作。
“陛下如此强势治三府的罪,恐怕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贾母听了,稳了稳急躁的心绪,重新坐回罗汉榻,眸子盯着贾政。
贾政想了想,还是把之前的猜测,说了出来。
“陛下此举,不无借机打压四王八公的意思。”
不只他一个人如此想,今日朝中许多武勋一系的官员,都有这般猜测。
贾政整了整思绪,继续道:“儿子知母亲是打算与南安太妃这几位老太君联络,一起去皇宫找老太妃求情,但如此一来,怕是会更加触怒陛下,到时恐对宁府更加不利,毕竟君威难测!”
贾政所说的老太妃,乃当今皇室最年长的老人,是太宗皇帝的妃子,当今太上皇的养母,算起来可以说是元祯帝的祖母。
老太妃如今年近九旬,算起来比贾母还要高上一辈,是四王八公这些开朝国勋的见证者。
老太妃身份尊贵,地位崇高,在后宫相当于太皇太后一般的存在,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念及四王八公与皇家的香火情,没少在元祯帝面前为这帮勋贵说情。
与其说四王八公背后的靠山是太上皇,还不如说是这位老太妃。
因此,当贾母实在不知如何是好时,最终还是想到了老太妃。
贾母又何尝不知,如果拉上南安太妃几个,去求老太妃,多少有点为难老太妃。
若老太妃答应去找元祯帝,又何尝不是在消耗这对祖孙之间的亲情,到时元祯帝只会对勋贵更加愤恨。
贾母冷静下来,却愈感无奈,不禁哀叹出声。
“哎!即便如此,那又能有什么办法!”
又默然片刻后,贾母带着略有些儿凄然的语气,缓缓开口道:“鸳鸯,更衣吧,我一人进宫去,舍了这张老脸,也只能去求老太妃了。”
说完,贾母拖着疲惫的身子,朝荣庆堂里间的暖阁走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