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十三州,各有千秋韵。
可要是论起受黄巾军摧残的最严重的州,那青州应当无愧于前三。
毕竟青州就是黄巾军的老家之一,就算直到现在还是一处烂泥潭。
境内仍有百万黄巾军四处作乱,眼下除了济南、齐郡、乐安等地稍微好一点,其他地方已经完全沦为他们的乐土。
有的占山为王,劫掠百姓;有的杀死官吏,占据县城;有的......
显然,现在的青州已经千疮百孔,刘氏集团要想彻底掌控这块地方的话,其实并不轻松。
数日后,宁澈便与关羽和太史慈以及刘备派遣的两千精兵浩浩汤汤的来到了齐郡都城。
此时,时任齐郡国相的申滔正带着一众官员在城外的一个亭中迎接。
见此,宁澈当即翻身下马,快步来到亭前,拱手问道。
“阁下可是申国相?”
为首的苍髯老者徐徐拱手回礼,沉声说道。
“正是。”
确认身份后,宁澈对待申滔的态度也很是恭敬。
虽然宁澈作为刺史有监察太守的权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最高领导人。
“久闻申公大名,幸会幸会。”
而申滔对宁澈的好感度也上升了不少,随即伸手相邀。
“天冷风寒,宁刺史不妨进城一叙。”
对此宁澈自无不可,在安顿好军队驻扎在城外后,便与关羽和太史慈一同进了城。
不多时,太守府内。
待众人落座一番寒暄后,宁澈并不打算绕弯子,起身直言道。
“不瞒申公,我此番前来青州就是为了扫荡青州的黄巾余孽,肃清贪官污吏,还青州百姓一片朗朗乾坤。”
此言一出,大堂内的气氛仿佛一下子冷了下来。
片刻后,申滔才摸了摸下颌的白须,徐徐说道。
“那不知宁刺史打算如何啊?”
闻言,宁澈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在下愿助申公一臂之力。”
听罢,申滔白眉一挑,饶有兴致地回道。
“宁刺史如何助老夫一臂之力?”
宁澈环顾了一下四周,旋即高声反问道。
“申公可知如今齐郡之弊是何?”
申滔顿时语塞,毕竟他自上任以来就没花过心思治理地方,因为他如今年近七十,早就没了从前的雄心壮志。
故而各地豪强霸占田地、黄巾余孽劫掠县城、百姓民不聊生......申滔都不想管,他只想着自己得过且过。
此时,申滔身旁的一个约莫而立之年的中年男子拱手说道。
“回宁刺史,齐郡之乱,在于匪乱,在于豪强。”
闻言,宁澈当即认可的点了点头,随即狡黠一笑。
“你是何人,报上名来。”
“在下曾宜,曾兴仁。”
“出身何处?”
“冀州巨鹿人。”
宁澈连连道好,旋即又看向申滔沉声说道。
“申公,如今您上任也有一年之久,可齐郡却还是那般景象。”
“在下要助申公一臂之力的话,自然需要人才。”
听罢,申滔脸色阴沉,很是不满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