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么多的订单,红星轧钢厂的杨厂长、飞跃自行车的曾厂长都麻了。尤其是曾厂长,看到红飞自行车厂的订单超过九万辆,有些傻眼。
实在是,没想到,红飞牌自行车能够如此一炮打响。关键是,在如此短长时间呀,就这么多单子。
大夏刚成立时,当时全国自行车产量才一点五万辆。到了80年,大约是四十万不到(这个数据,不一定准确)。也是如此,红飞牌自行车的极短时间的订单超过九万,实在是不敢想象。
然而,这个时候的曾厂长,不会想到,这还只是开始。
其后,大夏实行改革开放后,国家建设重点从军工转向民生。在81年5月份,有关部门在全国日用机电产品工作会议上,决定大力发展“自行车、缝纫机、钟表、电视机”等十种日用机电产品的生产。大夏的自行车制造有了更加迅猛的发展,在自行车方面,两年后的1983年,大夏全国自行车实际产量达2758万辆。
这也是何雨柱从小鬼子那引进自行车生产线的重要原因。
现在打开开门红,何雨柱自然会趁热打铁。提到,让曾厂长将更多熟练工人喊过来。另外,山本多尔也在何雨柱的示意下,再次跟红星轧钢厂联系,表示在得知何雨柱先生的合作要求后,愿意继续增加生产线,扩大自行车产能。
杨厂长大喜。
至于这个时候,买自行车需要凭证的,就像买米买布一样。根据历史进程,大夏将会在1984年7月,提到在三年内,做到名牌车敞开供应,取消票证。也就是说,只要你有钱,就可以随便买买买。
对此,何雨柱的意思,想自己做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己作为穿越者,知道历史必然的正确发展方向,可以建议,红飞自行车厂可以提前尝试取消这种销售限制。即可以比较自由地销售与购买。
当然,这可能会遇到一些难点。但万一成功了呢。
随着第一届“红飞杯”自行车比赛胜利落幕,接连出现很多可喜结果。这其中,山本多尔的追加投资,甚至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要知道之前山本多尔第一次跟红星轧钢厂合作,那个宣传力度呀。没想到才几个月,曾经的小甜甜就变成牛夫人。
当然,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心理现象,即山本这个小鬼子,跟红星轧钢厂多次合作,大家都习惯了,觉得好像没什么,理应如此。
最让何雨柱、杨厂长等人在意的,是这次活动,随着多份有影响力的报纸报道,逐渐全国都知道有一款叫红飞的自行车。都在进行讨论,说不如明年也去报名,说不定不仅能够赢得一辆单车,还可以赢得五百块奖金。
当然,许多人也不知不觉里,记住了红飞牌自行车的名字。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得知红飞牌自行车,为了证明自己车的质量不错,还特意专门让一百名选手去农村山路比赛。
这样的厂家,一看就是对自己车的质量很自信、不知不觉里,许多人都觉得,如果自己有钱,还能够有购物凭证的话,就买红飞牌自行车。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四九城的单车需求量,红飞自行车厂都没法满足。实在是,需求自行车的群众太多,产量太有限。
为今之计,就是扩大产能。通过成功举办第一届“红飞杯”自行车比赛,再“成功”取得与山本多尔的合作,刚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杨厂长、曾厂长,包括田大宏,都觉得何雨柱运气不错。有能力,有魄力,还运气不错,这样的人想不成功都难。
但其实对于何雨柱来说,这些都是自己早就谋划好的,成功才水到渠成。这是自然而然的组合拳。
借助第一届“红飞杯”自行车比赛取得的十分优异的成绩,何雨柱在红星轧钢厂的地位再次快速上升。就连李副厂长,都隐约感觉到,何雨柱的崛起之路,没法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