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靠在檐墙上,自言自语:“能知道给家里置买生活用具,还可以!”
“娘!这里还有!”母亲又听见易宁的叫声,回头注视。是一把凿卯的凿子,高兴地心情激动得流出了热泪。从易宁手里接过这把凿子,端详一会儿,喑哑说;“不简单!咋们家出了‘大匠人’啦!”
母亲激动的一边说,拿起凿子,走到父亲近前。擎起手里的凿子说:“他爹!不用愁了!你看!”
父亲伸手接过凿子,眼含晶莹。珍视这把凿子,爱不释手。眼睛一直呆呆地看着,不知思索什么,想到了什么......
一家人喜乐的心情,似乎招徕大桐树上的喜鹊。大桐树上的喜鹊,从这个枝头蹿到另一个枝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拖着小女孩走进易卜家的街门。来到院子里,易卜的母亲抬头看见她们,端详一会儿,惊讶的心情叫声:“姐!您来啦!”
易卜和易宁看见母亲亲热的情景,互相看一眼,面面相觑。不知这个人到底是谁?
这时,母亲介绍给他们说:“这是后河你姨妈!多年不见,差一点认不出来!”
母亲一边介绍,一边说:“易宁!给你姨倒水!”
只听易宁哎!一声,去了厨房。老妪拖着的小女孩,偎依老妪的身旁,注视着一家人。腼腆的神色,一只手指塞在嘴角,眨巴着黑色晶亮的眼珠不停的转动。
易卜看着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弯下腰,谛视问:“你几岁啦?”
只听小女孩清脆的声音铿锵说:“四岁!我是老二!”
小女孩的声音,仿佛大桐树上喜鹊的声音,人虽小,声音响亮,萦绕院子里。
这时,易卜的母亲做好了哨子面,叫声:“易卜!端饭!”
易卜立即起身去了厨房,端来两碗哨子面。一碗递给老妪,另一碗放置小木凳上。
易卜的母亲又端来一个小碗,递给小女孩。一家人一边吃饭,母亲和老妪一边拉家常。
又听见老妪说:“这几年忙,亲戚也尚未走动。今年的高庙会热闹,带着孙子就来啦!”
母亲羞愧的神色呢喃说:“几年来,家里忙,几次想去看您,又没去成,一晃就过去了几年!”
她们一边说着,两个人的眼圈都洇湿了,老妪还抹了一把老泪。聊着聊着,又开心地笑起来。听母亲给老妪说:“姐!高庙会还有三天,这几天就住我家里,好好地看看戏,咋们好好地聊一聊!”
老妪听母亲这么一番话,心情无比激动。她薄薄的嘴唇一边嚼,一边说:“哦!还让你伺候我呀!这不成,明儿回去还有事哩!”
老妪喜笑颜开吃过饭,母亲诚恳地挽留,才答应住下。
老妪和母亲久别重逢,看了夜戏回来,一夜合不住眼,在聊天。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鸡叫打鸣时,才听不见聊天的声音,默默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