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08年3G时代的到来,通讯技术的革新的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前进着。
长安系以及东方系的相关研究部门,对可能影响未来科技方向的技术,已经默默地积累了很多年,目前正在逐步解锁并开始发挥出巨大的能量。
有些技术,甚至在1993年第一部智能手机下线那一天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大量的研发工作就在一点一滴的进行之中。
而到了现在,芯片、人工智能、软件、硬件、专利、新能源、新动力、生物制药、医疗健康……
众多可持续的优质项目,在加大各方面的投入的同时,也为贾氏带来了新的盈利增长点。
贾氏要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把握未来航向,走到行业发展的前沿,实在做不到,也绝不要落伍太多。
而在传统行业,保留高精尖的优势企业,有计划的裁汰老弱小,尤其是在三到五年内脱离房地产之类的夕阳产业。
加强农业和农场品方面的研究投入,即便产出暂时无法形成大规模盈利,也要不遗余力地坚持下去,民以食为天,是亘古不变的大道理。
这些就是贾先生给儿子的建议。
虽然内容归结起来并不多,但两人交流的时间却不短。
能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对未来的预测传授、分享给自己的嫡亲后人,是一个负责任的父亲最开心的事情,不存在任何保留后手的意思。
哪怕是对自己拿捏不准的地方,贾先生也会明确说出来,和儿子讨论,并不以势压人让儿子单方面接受他的意见。
贾济民做了一个很好的倾听者、记录者、询问者。
他也知道,这种父子间直接交流的机会并不多,两代人的思想碰撞,尤其是在子女成年之后,往往情绪对立的时候会更多一些,而不是像他们这样的平和。
从父子们这次相见到分开,两人在香江一起待了一周时间,为贾氏后续的发展规划,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有一个能撑起大梁的接班人,贾先生无疑是极其欣慰的,在交代清楚自己要说的事情之后,离开的也相当爽利。
这次回去,他要把女人们常住的地方落实下来。
人们总说落叶归根,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不过是人老的跑不动了,又怕客死异乡的一种无奈之举。
贾先生的身体虽然还没有衰老的迹象,但也不愿意为了和女人们的团聚四处乱飞。
年轻的时候不觉得什么,过了五十以后,那种深刻在骨子里的惰性就渐渐开始抬头,懒得动也就成为他拒绝很多事情的一个最常用的借口。
自从张老太去世后,大多数时候,他和王夫人都待在太湖边。
那么其他女人的居住地,最好围绕着这块地方。
东边的淞沪、姑苏,北边的常州、淮扬,在往西的金陵,向南的钱塘,都和很不错,这也是散装江南的好处。
根据女人们自己的意见,选择好地方再收拾一番,至于什么时间住进去,那要看人家个人的意思。
肯定有不愿意来的,没关系,贾先生并不强求。
到了这个年龄,要说还把女人当个手心里的宝,鬼都不信。
有些女人和贾先生维持现在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各自的子女和贾氏的财富,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只是默契的不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