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杏对家庭对婚姻正处于懵懂期,在她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就像小孩子过家家那么单纯,那么无忧无虑。
付大山笑眯眯地说:“杏儿,给你出个谜语吧。”
木在口中栽,非困非束又非呆。
山杏那里栽?要在大山栽。
高山杏似懂非懂地咯咯笑着说:“我知道,你是说我的吧?”
付大山也笑着说:“是嘛,是说你的么?
这时,身体矍铄的耆年老宿和老妪走进院来,看到付大山浑身湿鹿鹿的。耆年老宿捋着须髯道:“山子这孩子,人小志大。自从小日本侵占以来,天天研学武艺,从不间断。”
老妪也夸赞道:“大山子是棵好苗子,从小看大。”
付大山和高山杏看到爷爷奶奶走进来,就笑嘻嘻地叫爷爷奶奶。
付大山拉着爷爷的手,撒娇地道:“爷爷,您早就说给我们讲故事,讲老祖宗的故事。什么时候给我们讲呀?”
高山杏也拉住爷爷的手说:“爷爷,我也想听爷爷讲故事。”
爷爷高兴地道,好,我讲:
很久以前的村庄里閙饥荒,饿殍遍野。有一家人只有一个五六的男孩,在田野看到野兔吃青稞,也跟着尝食,而得以活命。
之后,又有云游道士路经此处,并看到男孩骨瘦如柴,朝不保夕,便伸出援手,带回太行山深处的道观。
道士在太行山上寻採草药为男孩调理治疗,并加以膳食调养。时间不长,小男孩长成白白胖胖,机灵,可爱。道士问及男孩姓名时,男孩隐约说道:“付…之…铭。”道士不管他说的对与否,男孩就以此为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