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根据副将供述,此次大战苍军是使出了一支特别的军队,战斗力非常猛,直接杀得盛军士卒丢盔弃甲。
另一方面,坎峰城撤退出来的盛军又说,大将军已经投靠了苍国,还用一种欺骗的手段,骗去了几座城池。
那么,到底是苍军太厉害,还是主将冯忠龙失职不忠呢?
谁说的才是真的?
这让盛国的君臣一时间难以抉择,接二连三的坏消息扰乱了大家的心绪,底下的官员也都政见不一,一片浑水。
也正是这一场大战,让盛国内的党派之争的积弊暴露了出来,一旦遭遇了战败,朝堂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应对,而是先定下罪责,以求完全按照自己派系的处理方法施行。
盛国皇帝闵雷看着案桌上堆起的高高的奏章,也是焦头烂额。
随意翻了几本,有一半是在互相指责,两大派系之间的处理方法大相庭径。
苍**队已经打到国内了,这些人还忙着打压异己!
盛皇闵雷心里泛起一种无力感,派系之争由来已久,在他上位之后,又重用朱力行等一干寒门出身的文臣,导致两大派系的势力相持不大,原本也有制衡朝堂的用意,如今却成了一道枷锁。
臣子们忙着各种派系斗争,他作为一个皇帝,还是知道轻重的。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堵住正在攻城拔寨的苍军。
只不过,得到了几乎盛军所有粮草和辎重的苍军,已经攻陷了十几座城池,可谓是实力大增,现在该调派哪一支军队去迎战?
首先,洞国毗邻的边境之地那四十万大军是绝对不能动的。
拱卫京都的禁军也不能调拨。
地方驻守部队的战斗力更是不行,堆上去效果不大,反而白白牺牲了性命。
思来想去,偌大的一个盛国,似乎就只有北方与晋国交界的那二十万大军可以调用了。
想了一下,盛皇闵雷站起了身,看向墙壁上的地图。
在盛国的北边,一共是屯留着二十万大军。
说起这二十万大军,盛皇闵雷也是一阵忧心,对于晋国来说,如果真要大举进犯,那么根本不是二十万大军能够抵挡的。
当初,盛国的北境其实还没有完全与晋国接壤,只是后来晋国国力强盛,接连吞并了两国中间的几个小国,这才导致两国直接接壤。
这给了盛国很大的压力,如果这次晋国能够成功把魏国极其附属国吞下,那么下一步,很可能就是盛国与洞国。
可以说,盛国如今一点也不轻松,这也是为什么几十年来,盛国与洞国之间的战事少了很多,因为在没有把握战胜对方的情况下,两国爆发大战只能是消耗自身国力,很容易会被晋国趁虚而入。
不过,眼下晋国还在举倾全国之力攻打魏国,两国边境还算是安宁,将这二十万大军暂时调到西南方与苍国作战,问题还是不大的。
当天晚上,盛皇没有与朝中大臣通知,直接拟了一道圣旨,让一队人马带着兵符,前往边疆调兵。
到了第二天大臣们得知此事的时候,事情已经成了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