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万历朝的前十年,张居正如果直接把那层窗户纸捅破,搞不好就会是一个大明版的光荣革命。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朱瞻基也没想过让什么人搞什么光荣革命,毕竟那革的可是他自己的命,他也只是想搞资本,但是却没想过搞君主立宪,至于自己之后的皇帝,会不会被革命了,那就不管他的事了,他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不是?
再说了他也只是想把大明带上资本的道路罢了!
朱棣并不笨,朱瞻基稍稍解释后,他就明白了朱瞻基口中的资本是个什么意思,虽说和一些古籍出现的资本一词有所出入,但是朱棣多少也能接受。
他只是稍稍思索后,就点点头道:“按你这么说,这大明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是资本,大明这个国家就是一个商铺,那么现在资本有了,商铺也有了,咱这个商铺的掌柜的,怎得就把生意做亏了?”
“哎,爷爷,还是和你这样的聪明人说话轻松!”朱瞻基一笑,就道:“爷爷,您看啊,我就先说说你北伐这件事吧!”
朱棣示意候显给自己搬来一把凳子,直接就坐在了朱瞻基对面,然后道:“听你的意思咱北伐貌似还亏了?但是先前你不是说咱把鞑靼打了一顿,稳定了草原,让大明这个商铺在北方的生意更好做了吗?怎么现在生意更好做了,还反倒亏本了?”
“爷爷,我这么说,你还别不服气。”朱瞻基也不写了,把笔一丢,就直接道:“首先就是你打鞑靼的那些花费,虽说这里面很大一部分应该都是马保下西洋带回来的东西,但是这也是大明的资本不是,还有那些战死的将士,这里面大明究竟损失了多少?”
朱瞻基越说越来劲,直接就站了起来,看向朱棣问道:“但是呢?但是爷爷你又得到了什么?”
朱瞻基话语一顿,就继续道:“是,鞑靼被你打残了,瓦剌也诚服了,北方安稳了几年,看似一切都是极好的,也是十分划算的,然而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朱棣刚想说一句“这些难道还不够?”
就见朱瞻基继续掰起了手指道:
“爷爷你自己算算,永乐七年丘福北伐,数万大军全军覆没,永乐八年您御驾亲征,虽然胜了,你的战略目的也达成了,但是这才多少年,永乐八年,永乐九年,永乐十年,今年是永乐十一年,短短不到四年的时间,现在的草原便又乱了起来,就是这四年的安稳,大明就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那你的意思是我不该北伐?”朱棣终究没忍住,沉声问道。
他虽然是在问,但是语气里已经带上了几分不满,他就不信他这个孙子不明白这一仗非打不可的原因。
虽然确实付出了不少代价,但是要不打这一仗,从此大明在北方都休想安宁下来,毕竟丘福的惨败摆在前面,他要是不打,到时候草原人定然觉得他是个好欺负的,然后就会像那烧不尽的野火,趁机就会以星星燎原之势袭扰整个大明北方。
而只有打,一仗直接打断草原人刚刚升起的野心,这样子一来,虽然不能完全断绝北方的安全问题,但是至少也能让草原人不至于太过放肆了。
就像现在,北方虽然不太安稳,但是也只是瓦剌开始做大了,有些不满足自己的地位,企图控制鞑靼的阿鲁台部,但草原人却并没有人敢直接宣称要进犯大明,而更多的也只是试探。
朱瞻基自然也明白这些,所以他立即摇了摇头:“爷爷,你这话说的可就有些不地道了,就这满朝的文武,包括我二叔三叔在内,要说谁是最支持您北伐的,我敢认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
他这话说的极有底气,朱棣也不否认,但是依旧不解气道:“即使如此,那又为何问莪付出了多大的代价这种话语?”
“哎,这不是讨论您这北伐有多亏嘛!”朱瞻基有些无语,然后直接道:“我要不说你付出的资本,拿来对比一下,您说不定还以为我在胡言乱语呢!”
“哦?即使如此,但你小子也并非不知道这一战的重要性,又为何说我亏本了?”朱棣又问道。
朱瞻基耸耸肩,道:“所以我说了我说您亏本,您还别不服气,你这仗打的确实漂亮,但是你自己想想,你在打赢了之后又干了些什么?”
朱瞻基这次也没给朱棣说话的机会,就直接道:“您先是把本雅失里打的只剩下七个人,马哈木见您势大,就把跑到他那里的本雅失里直接杀了,然后您就封了马哈木做顺宁王,后来阿鲁台见事不妙,也立马就降了,您这倒好,这会儿是丝毫不计较他杀您使者的事情了,直接把他就封了和宁王,封王也就罢了,您还让他们来朝贡,朝贡哎?这说法可真好听,说是朝贡,但是那年大明不是给的比收的还多?你看看那阿鲁台都快朝贡上瘾了,还有那马哈木,不就是看阿鲁台朝贡都眼红了嘛?”
“他们是朝贡一时爽,一直朝贡一直爽,但是大明呢?那些给出去的东西可都是大明的资本,要是马哈木和那阿鲁台是个能养熟的也还好说,但是草原人那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马哈木和阿鲁台他们就是一匹狼,养不熟的白眼狼。”
“而且您也别想着他们能自己斗,玩什么驱虎吞狼的把戏,狼都是群居的,你想养一条狼去打另一条狼,最终的结果,要么就是一条狼直接吞并了另一条,要么就是直接两条合二为一,到时候,大明休想能够安宁下去。”
“在做生意的时候,我相信您也明白有一个叫做成本的东西,而按照我说的这个资本的说法来讲,只要这个生意的利润能有成本的一成,那么这个生意就是可以做的,哪怕它有一定的风险,而如果这个利润达到了十成十,那么就算是拼了命也是极为划算的,而要是高于了成本的三倍,啧啧………爷爷,您信不信,就算是您让马哈木自杀,他都估计不会犹豫!”
“而爷爷您自己再想想,马哈木和阿鲁台的造反成本能有多大?”
“打输了,要么跑路,要么投降,您不禁不杀他们,还得安慰他们,又是赏赐这,又是赏赐那的。”
“而万一他们要是赢了呢?赢了大明,大明的资本将会是他们瓦剌鞑靼的多少倍?三倍?十倍?打赢打输所付出的成本都是如此渺小,得到的却如此之多,换做是我我也不会安安稳稳稳的啊!”
“所以您自己说说,这一仗你打的亏不亏?明明打赢了,还付出了那么多代价,但是您不仅没有惩罚阿鲁台不说,还变着法的给他钱花,让他壮大,这不是纯纯的凯····咳咳,所以我才说您这生意做的太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