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师齐发现,“大块头”其实是个很好忽悠的“文盲”,只要你对他毕恭毕敬,态度良好,假装在忙,他就不会为难你,这点和大多数企业的小领导真的很像。
没想到啊,我许师齐脱离了史密斯的魔爪后又遭遇了更加暴力的“公司文化”。
许师齐要求多找一些懂软件工程的人搭把手,帮忙完成琐碎重复的部分工作,“大块头”一想到可以加快进度,他就马上去安排。
他找来了六七个人,其中就包括了阿仁。
阿仁站在最后面,他和许师齐脸上的淤青都还没消下去。
许师齐指着阿仁,把他留下,又在人群中看到一个矮小的女孩,那女孩看上去只有十一二岁。
“你才多大?”
“我15岁。”女孩回答,“我成绩很好,我想留在这里工作。”
“留在这里工作,对你有什么好的?”
女孩仰头看着许师齐说:“我不想去外面看门口,留在控制中心工作可以赚大钱。”
这话听得许师齐百感交集,这个年纪的孩子,应该在学校接受基础教育,而不是囫囵吞枣地学习特定的系统操作技能。
他们就像给机器量身定做的钉子,一出厂就被钉在合适的地方。
如果钉子坏了就直接更换,而这台机器坏了,那钉子就失去了作用,没有存在的价值。
而整一个据点其实就是这样一台机器。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十七点。”
额,还好不是十三点。
好家伙,这里二十几个孩子都按一到二十四点来命名吗?
“这也叫名字?”
女孩面露喜悦:“我们要毕业了才能给自己取名字,我还有一年就可以毕业了。”
许师齐一共留下了四人,除了十七点,还有两个年纪看上去也不太大的少年,估计是“毕业”不久的。
阿仁身材不高,长了张不太成熟的圆脸,站在他们当中也不算太突兀。
许师齐选那三个孩子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在据点里生活很久,看守的人对他们的监视会相对放松。
让他们完成一些基础的模块来交差,好让他自己能有足够时间搞小动作。
当然,最好的掩人耳目的方法就是将这些小动作拆分成简单的步骤,让这几个小孩完成,这样也能很好转移注意力。
当然,邓灿也能帮上一点忙,但许师齐不打算将实情告诉他。
和阿仁见上面后,许师齐得知了计划部署。
按照余三晖最初的计划,首先由他深入敌后确认CQ使用的是否真的是脑桥系统。
确认后他反馈了消息,为了确保他不被CQ怀疑,专案组没有第一时间行动,而是等待他确认最佳时机。
第二次消息表示,CQ有多个据点,并且很可能在国内不止一个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