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娟拿镜子给周秉昆看:“怎么样?”
“很帅气。”
“那就好。”她放松下来,靠在周秉昆怀里。
可惜,零下二十四度的气温下,俩人裹得像熊猫,连手套都是加厚的,周秉昆并没有什么特别感受。
经过半个小时等待,终于排到了二人,不用换装、也不用选背景,闪光灯亮起,他们的身影便定格在了胶片上。
拿着凭证,走出照相馆,郑娟抬头看他:“然后呢?”
周秉昆挠挠头:“咱们看电影?”
“再然后?”
“各回各家?”
“这样啊……”
“我们的婚事在七天后。”
“那我……”
“先回咱家!”周秉昆不再逗郑娟,一把将她抱起,放在自行车前杠上,骑着自行车来到光字片。
张望一会儿后,却没钻进右边胡同,而是朝左转去。
“咱们去哪?”看着与光字片、太平胡同完全不同的明亮街道,郑娟有些紧张。
“我问问。”
周秉昆也有些懵,昨晚蔡晓光把合同交给他时说的轻巧,却完全没考虑他是路痴的可能性。
终于,四处问路,几经白眼后,他们找到了那个独立小洋房。
核对了门牌号,没错,就是这家。
“礼物。”周秉昆抬手,示意她进去参观。
三室一厅一厨一卫,带有独立浴室、有壁炉,外面有个杂物间、门口还有片小院。房子宽敞大气,加上院子和杂物间,足有两百多平。
没公摊的二百多平……
郑娟走在房子里,开始还有些小心翼翼。
但很快,她大着胆子逛起来,南北通透,光线透过明净大窗户,将屋里照的通透。
“咱要住这儿吗?”郑娟抬头望着周秉昆,眼里亮晶晶的。
“当然,过完年咱就搬过来。”
“那,咱能住多久啊?”郑娟还是有些忐忑,这里的宽敞明亮,她做梦梦都没梦到过。
“当然是想住多久住多久。”
……
参观完,他们要先回现在的家了。
“咱是不是得置办些家具啊,还得缝几床被褥?”那些大房间已经在郑娟脑海里扎了根。
“行,都行,以后家里的事,全由你说了算。”
把郑娟送回太平胡同,周秉昆一个人回到了光字片。
虽然法律上结婚了,但还缺一样至关重要的手续:父母亲友的祝福
在这个人情社会里,在大众观念里,这是必要的。
周秉昆可以不上心,周父周母却不行。
此时,周家已经忙碌了起来。
不是为了春节,今年的春节在周家都排到第二去了,放第一位只能是小儿子的婚事。
大儿子在兵团结婚,周父别说参与,连面都没法见着,幸好那郝冬梅他以前见过,知道她是明事理的。
所以他更不能错过小儿子的婚礼。
今天一大早,他就骑上了那辆人力三轮车,带着周母、周蓉去购置各类物品,尤其是各类谢礼。
大年初七前,商店都是不营业的。
总之,相比周秉昆请邻居好友大吃一顿就完事儿的想法,周父考虑的更多更。
周秉昆见周父开心,也就随他去了。
唯一的问题是,这会儿周秉昆回到家,家里别说热饭了,连一点儿热乎气儿都没有。
到了晌午,一家人好不容易回来了,看到周秉昆拿回来的票证,二话不说又去了商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