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刘鸿训说道:“党魁们都不在,咱们就算现在就联络他们,也未必能够得到回应。”
“但是陛下只给了这一夜的时间,明天一早朝中那些党外人士肯定是要现行弹劾高第、周应秋,然后推举内阁成员人选的。”
“咱们东林党这次可不能在拱手把大好形势送出去了。”
上次韩爌走了以后,内阁八个人有一半都是魏忠贤安插的人,还有三个中立派。
唯一个一个东林党人孙承宗还是皇帝的老师,后来又被外放去了辽东,远离了中枢。
东林党人当年崛起之后战无不胜,他们不喜欢这种逆风局。
钱龙锡说道:“今晚回去,每个人都要写两份奏章。”
“一份弹劾高第、周应秋。另一份推举几个党魁为新任内阁阁臣。”
有人问到:“韩公和顾、袁、周、魏、杨、左,一共七个人了。”
“陛下不可能会同时接纳这么多人进入内阁的。”
钱龙锡揉了揉脑袋。
东林党的人才太多了,能够有资格进入内阁的人才更多。
韩爌之前还做过首辅,这次只要能够复起就有机会直接进入内阁。
剩下的六个人也都很有实力。
人才多,有时候也是个麻烦啊。
党魁们不在,钱龙锡和刘鸿训被大家推举出来做领头人,结果第一次主持大事就遇到了这种问题。
钱龙锡和刘鸿训商量了一下,最后钱龙锡宣布说道:“就从这七个人中选。”
“韩公肯定要推荐的,他有过在内阁做事的经验。”
“其余的六人,你们自己看着选吧,多推举几个也没事。”
“反正咱们明天的重点,是不能让五党和朱延禧的中立派占了便宜!”
大家一起舞着拳头,向远处的其他人的背影示威。
在这些人忙忙碌碌准备熬夜的时候,值完了班的英国公府世子张之极,披星戴月地回到了家里。
“公子回来了?”老管家迎了上来。
张之极微笑道:“你都这么大年纪了,早早歇息就是了。”
“都是自家人,这里还有门房在,不用这么辛苦的。”
老管家却凑过来,神神秘秘地说道:“公子,国公爷在书房等着你呢,看起来脸色不太好。”
“你待会儿对答可要小心一点儿。”
张之极奇怪地问道:“等着我?为什么?”
老管家指了指皇宫的方向:“国公爷今天在五军都督府坐衙,听说了陛下铲除阉党的事情……”
张之极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道:“五军都督府,除了他之外,还有谁拿这个衙门当回事儿?”
“他倒好,不但天天去坐衙,还想着为国家出力。”
“这回肯定是想趁着这个机会,去找陛下说道什么事情了!”
老管家摇摇头:“这个咱不知道!”
“反正脸色不对劲!”
张之极让老管家回去休息,整理好衣衫,独自去了英国公张维贤的书房。
书房里,灯火通明,大明当代的英国公张维贤独自坐在书桌边的椅子上,看起来有些心事的样子。
“爹,你找我?”
张之极关上门,轻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