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说道:“登莱方面,最好还是袁可立坐镇,他无论战机把握,还是排兵布阵,乃至用间招降,都是一把好手。”
“还有沈有容,此人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要论起水师调遣,无人可比。毛文龙也对此人很是敬畏,从不敢有半分逾越。”
朱有教笑道:“孙先生放心,朕其实已经下诏请袁公复起了。”
“实不相瞒,当初搞垮阉党,就是袁公参赞并坐镇城中指挥的。”
孙承宗长出一口气,说道:“如果袁可立愿意复起,则沈有容必定愿意重新出山。”
“这样一来,辽东方向有熊廷弼正面抗衡,登莱侧翼有袁可立配合牵制、攻敌必救,建奴在军事上已经无能为也。”
“只是熊廷弼得罪人太多,还要陛下多多支持才是。”
朱有教说道:“这个无妨!”
“孙先生,辽东如今最缺的是什么?战马?还是火铳?”
孙承宗摇摇头说道:“辽东眼下最缺的,其实不是这些。”
“臣在离开辽东的时候,已经将之前王化贞赔进去的辎重、火铳等都给补充了一大批。”
“战马也有所补充。虽然及不上最盛时期,但是应该也够用了。”
“前线最缺的,是军饷!”
朱有教问道:“缺多少?”
孙承宗说道:“臣离任之时,曾经跟熊廷弼一起合计过,辽东这几年连年大战,将士们出工出力,还有很多人丢掉了性命。”
“但是军饷却是每年都拖欠。”
“臣既然管了兵部,在回来的路上也曾经多次调阅兵部档案。”
“臣发现,不但辽东,整个九边都在欠饷。”
“但是一共欠缺多少,还要问户部尚书李起元。”
朱有教皱起了眉头:“将士们在前线奋战,但是却连年欠饷。”
“如此下去,可是打击士气之举。”
如果魏忠贤没有被打倒,就会在明年的天启六年彻底成为一人之下的存在。
再然后,九边的欠饷会更多。
魏忠贤时代欠饷最多的是蓟镇,所以后金几次入关劫掠,在蓟镇这天路上都是遇到抵抗最轻微的。
欠饷会伤士气。
所谓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朱有教知道这事儿的重要性。
“孙先生,朕随后就专门召见李起元。”
“只是现在,朕准备和孙先生先说一说兵部下一步的事情。”
现在五军都督府还处于整顿重组阶段,就算按照张维贤的计划,也至少要一个月。
一个月之后就算整顿重组完毕,也要补充人员、熟悉职能、制定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
暂时来说,兵部的职责还是很重的。
但是朱有教准备再给兵部加点儿工作。
那就是,办一个培养新式战阵指挥人才的学院出来。
时代变了,过去那种武将选拔方式已经过时了、落后了。
现在的大明边军,热兵器已经达到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配置比例,以后的占比只会更多。
朱有教要想快速发展,就要未雨绸缪、提前把相关事宜纳入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