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陈离对自己手里的稿子十分自信。
不管是谁拿着这稿子都会很自信的。
前台美女看着陈离和孙总编离开后,不由的在心里叹了口气。
原本想着那人是不是哪个著名的青年作家自己没认出来,否则总编怎么会亲自出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杂志社或许还能撑段时间。
可万万没想到竟然是个“走后门的”。
唉,要不要和其他人一样,先把下家找好呢?
总编办公室内。
孙广文先给陈离倒了一杯水,然后才说到:“之前就听过师弟你的大名了,丁老师说过你在写作方面非常有天赋,之前让你走这条路你都很不乐意,没想到现在你还是写小说了。”
陈离当然知道这个事,他只能说到:“就是闲暇时候随便写写。”
孙广文确实相信他的话,他并不觉得陈离能写出多好的文章。
虽然他相信自己老师的眼光,但在行业里混迹这么多年,他见过太多有天赋的人了。
天赋没有转化出来,那空有天赋也没用。
不过看在老师的面子上,他也会好好接待自己这个师弟。
他心里想着,不管写的怎么样,自己也得说些好话。
孙广文也不废话,直接说到:“那我们先看看稿子吧。”
陈离点点头,将手中的稿子递了过去。
孙广文接过书稿入眼一看,第一页是书名,《萍踪侠影录》。
嗯,这书名起的有意思,看样子是侠义公案小说。
这种题材对于年轻人来说确实是比较友好的。
翻开第一页,便是一个小标题。
【楔子:牧马役胡边,孤臣血尽;扬鞭归故国,侠士心伤。】
对仗还挺工整,不愧是老师喜欢的学生,文采确实没得说。
然后又看到卷首词:【独立苍茫每怅然,恩仇一例付云烟,断鸿零雁剩残篇。
莫道萍踪随逝水,永存侠影在心田,此中心事倩谁传?──调寄《浣溪沙》】
哟呵,这诗词功底也很不赖啊,能写出这样卷首词的文笔,起码比市面上大多数的侠义公案小说好了。
甚至比第一人北山客还不遑多让。
孙广文抬头看了看悠游自在的陈离,心里想着这小子有点能耐啊。
当下他也收起了应付的心态,准备认真看看这样的文笔下能写出什么样的故事。
刚看了没多久,孙广文眼神就亮了,他完全没想到,这故事竟然这么吸引人。
一时间屋内安静了下来,只剩下孙广文翻着纸张的声音。
时不时还听到他惊讶,愤怒,拍案叫好的声音。
看到孙广文的表现,陈离彻底放心了。
约一万七千多字的楔子以严谨又不失优美的文辞,用云靖从塞外逃回雁门关的主线为视角,加上一场激烈紧张的追杀来交待出全书的背景。
出使瓦剌明朝使臣云靖被扣押在塞外牧马二十年,受尽折磨,好不容易在自己儿子以及其他帮手帮助下,带着孙女逃回雁门关。
却没想到自己的儿子身死,自己忠心的朝廷还要下旨毒死自己。
这段背景故事看得孙广文如痴如醉,也为云靖的遭遇感到痛心,恨不得自己出现在书里手刃那些奸臣。
在看到云靖折节自杀的时候,孙广文表情也是一阵黯然,叹息一声。
当看到最后【疑幕重重终揭破,奇男侠女闹江湖。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文分解。】
他一时间竟然舍不得放下文稿,恨不得一口气将全文看完,他想知道云靖的孙女长大后的故事。
更想知道谢天华究竟有没有杀了张宗周。
侠义公案小说在这个世界也是主流的通俗文学。
作为一个杂志社的总编,孙广文看过许多侠义公案小说。
原本他以为北山客的小说无论在文笔还是故事上都已经无以伦比了。
没想到今天只看了一部小说的楔子,就让他觉得以往看的侠义公案小说简直是小孩子过家家。
通过一篇楔子,他就知道,这本《萍踪侠影录》只要一出世,它那宏大的背景,厚重波澜的故事必定会颠覆整个侠义公案小说的市场。
这可真是个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