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尽头,李家铁匠铺。
“叮叮叮……”
“铛铛铛……”
密集的锻打声不绝于耳。
金属,碳火,铁锤,健硕的精壮汉子,和着清脆的锻打声,共同构成了一副奇异的图景。
邢南一行人走到铁匠铺面前。
“几位官爷,有什么吩咐?”一个格外健壮的汉子见状,放下手中的铁锤,用挂在肩膀上的粗布抹掉汗水,上前来问道。
他就是这间铺子的大师傅了。
“衙门要录一遍名册,来与户籍黄册对照,将你们这里的人都叫出来把姓名籍贯签了。”邢南晃了晃手中的名册,开口说道。
大师傅上下打量了一下邢南等人,在邢南那张年轻异常的陌生面孔上多停留了片刻,眼光又掠过邢南身后的钟平,而后开口说道:“大人,我们这个铺子都是这龙虎山脚下,凫山县的百姓,土生土长的,绝不会有半点差错啊。”
“这是公差,让铺子里的人都出来把名册签了。”邢南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语气平静依旧。
“唉,唉……”眼见推脱不过,大师傅只好点头应下,回屋喊人去了。
邢南等人就那么静静地站在门前,一队整齐的龙虎官袍带来沉重的压迫感。
从小道消息来看,这间铁匠铺是这条街上最大的本地江湖人士聚集地——这种地方是藏不住的。
说是铁匠铺,实际上包括李家铁匠铺在内的周围二十多户住宅都是铁匠铺的地盘,那些匠人们就住在那些住宅里。
不过从邢南得到的消息来看,这间铁匠铺的存在比较特殊。
他不是类似于小栈那样的江湖飞地,汇集各路英豪,而是一处以家族传承炼炁手段的小门户。
自成一派,格格不入。
这是江湖中相当一部分手段传承的真实写照,真要说的话,邢家也属于此类范畴。
但这家似乎又……野心勃勃?
之所以有“野心勃勃”这个说法,是因为现如今一个约定俗成的江湖格局。
江湖中大多数的传承是以师徒关系结蒂,发展到一定规模,跟龙虎山有过约定,跟朝廷打了招呼,就能盘上一片地方,大大方方地招收门徒,从而形成宗门。
其余的关系,大多是以家族形式存在。
而这两者都不占的,就被称为散修。
但家族形式的关系也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由一代又一代的人从无到有,拓展各方关系,逐渐发展起来的。
换句话来说,就是一些个江湖家族是越过了龙虎山这一媒介,直接与朝廷有了联系,从而壮大起来。
于朝廷中有联系,于江湖中有影响力。到了这里,才算得上是一个江湖家族。
小门户和江湖家族。
这两者主要的区别,就是归不归龙虎衙门手里的“籍”。
像赤炼门,八宝金刚这类的炼炁宗门,他们的修士籍贯是记录在龙虎衙门的“籍”中的。
但很多修士家族却是不在此列。
签了这个名册,相当于直接受制于人,彻底丧失了晋升成一个江湖家族的可能。
即使……龙虎山根本不在乎他们一个小小的铁匠铺。
即使……他们自己也清楚,在龙虎山山脚下建立一个修士为主的江湖家族有多么痴心妄想。
但总归是个念想。
“就这些?”邢南看着被领到眼前的铁匠铺众人。
人数不少,浩浩荡荡将整个铁匠铺填满,而铁匠铺外面又围上来诸多的老少妇孺,都是这些铁匠的家属。
“就这些了,官爷。”大师傅毕恭毕敬地说道。
邢南点了点头,也没多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