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一道虹光落在了宋宝德的丹阁前,却是张承昴师尊许三姚。
他剑眉星目,身形强健,穿着一身白色道袍,唇红齿白,头发被根细竹簪着,几缕发丝随意地散落,便如仙人临凡尘,缥缈出尘。
哐当。
他随手一挥,地上多了一堆沾血的法器。
“你拜我门下,我还没有送过东西给你。”
“这些法器虽然都很一般,但也能换点灵石。”
“拿去给自己置办一身好的法器,买些保命的灵符丹药。”
“从今天起你便不用再修行了,好生钻研异象、打磨自己的战法。”
说着,许三姚轻笑一声:
“十年内,你若能战胜灵藏境所有仙门真传,我便送你一桩大造化。”
“若只能战胜半数仙门真传,我也送你一道上品天地之气,助你以上古之法炼就本命神通!”
“若连半数都战胜不了,你我师徒便缘尽于此。”
他的声音渐渐平淡下来,“以后你便不再是我弟子,我也不再是你师父。”
说话间,他以灵力化作剑气,将丹阁旁边的一株桃树斩断,取其树心削出了一柄木剑递给张承昴。
“握着剑。”
“从今日起,我传你剑道真意。”
“我之剑道脱胎于秋风剑诀,取其秋风扫落叶之意,故名‘秋杀剑典’。”
“剑非剑,可以为万物,在我手中,剑可以是火,在你手中,剑也可以是冰,得其神而失其形,可以为真意。”
“剑诀、剑典都只能领你入门,得其真意你便可在同境之中占优。”
“想要同境无敌,你必须要有自己的感悟。”
“剑气剑形,剑意剑心,手中之剑叫法剑,心中之剑是慧剑,两者并无优劣,只得一样,则为剑道好手,若能将法剑慧剑融为一体,合二为一,则能炼就剑仙神通!”
张承昴听得神情激荡,好奇问道:
“师尊,你的剑仙神通是什么?”
许三姚竖起了自己食指,平淡道:
“剑一。”
“剑一?”
张承昴不解:“为何叫剑一?”
“若是修成了第二个剑仙神通是不是叫剑二?”
“剑一便是剑一,从来没有什么剑二。”
许三姚平淡说道,说完好似觉得差了点意思,又补充了一句:
“或者说,在我的剑一面前任何神通都只能排第二。”
“哪怕这是其他剑仙开创的剑一神通……”
自信!
张承昴从许三姚身上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自信。
这股自信不是因为他学过多强的法门,传承了剑仙道,修成了剑仙神通。
而是因为他足够自信,才能做到这些。
“好好练剑,从基础剑式开始练起,每日挥剑一万下,不得借助灵力!”
许三姚是残酷的。
他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皮,手持赤龙剑,能从吴国北边的大烟泽一路砍到钱塘江畔。
教弟子,他是严苛的。
就坐在树下一边与宋宝德煮雪烹茶,看他练剑。
张承昴动作稍有不对,便会有一道剑气打来,顷刻就叫他皮开肉绽。
这般练过三天,张承昴便已经伤痕累累。
好在一直住在宋宝德的丹阁,晚上休憩前,能用上各种有助于恢复伤势的丹药,第二天保管让你精力充沛、生龙活虎,完全不给一点偷懒的机会。
除了练剑,许三姚每隔一段时间还会带着张承昴去灵素峰转一趟,只因灵素峰上有不少极寒天地之象,比之玉真峰积雪要更加冰寒不少。
借他人道场修行,自然少不了代价。
个中资费都由许三姚承担,从灵素峰换得了十次感悟极寒天象的机会。
“灵素峰的极寒天象也不常有,名额有限,我为你换了十次,刚好每年能够感悟一次。”
张承昴心中动容,眼眶微红,颤声道:“多谢师尊!”
“我已经带你修行三月,剑式,剑诀,剑道,你心中都已周知,异象修炼之法我也不通,可天地万法,殊途同归,无非是心诚钻研和耐住寂寞……”
“纵然十年后你继承不了我的剑仙道,也依然可以在宋师兄座下修行。”
说着,许三姚带着他御剑穿梭在云海间。
“你心眷家族,是个重感情的人,可我也得提醒你一句,仙道修行,从来便是孤身一人,不论师徒道侣、父母兄弟,走到最后都会一个个离你而去,你的剑要凭你自己的内心出鞘,你的道也只能你独自去走。”
“弟子知道。”
张承昴轻声说道,放眼看着漫天飞雪,心中很是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