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风流帝王因恩宠赵飞燕姊妹而致皇族绝嗣,在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上也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成帝对这位接班人只有一面之缘,而且只是让他背了几句《诗经》,加之私受了赂遗的赵飞燕和曲阳侯王根美言,大汉朝王储之位就这样草草确定。
及成帝驾崩,太子继位为哀帝,不仅政治上更加无能,生活上更加腐败,硬是将董贤拔到了辅政大臣的高位上来。
哀帝继位两年多后,见到了这个翩翩少年。
董贤当时正在殿下计时传漏,仪貌美丽自喜。
哀帝拉着他说长道短,拜为黄门郎。
待问明其父为云中侯,当天就加官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
半个月一晃过去,董贤受哀帝赏赐已累计上亿,大红大紫,“贵震朝廷”。
一次午休,董贤身子压住了哀帝的衣袖,哀帝欲起身,不忍惊动他,于是割断衣袖而起。
董贤性格柔和,谄媚而有心计。
每次放假回家洗沐,不肯出宫,常留在哀帝身边照看医药。
哀帝就诏令董贤带妻子进殿,住在董贤休息的地方;又召他的妹妹为昭仪,地位仅次皇后,房舍更名为椒风,与皇后的椒房相配。
昭仪和董妻随董贤早晚上下宫殿,“并侍左右”,得到的赏赐“亦各千万数”。
赏完了,又是新一轮提升:董贤父为少府,赐给关内侯爵位,赏给采邑,不久又调任为卫尉。
董贤的岳丈为将作大匠,妻弟任执金吾。
提完了,又是新一轮赏赐:下诏为董贤在北阙旁建造巨大的宅第,前后两重宫殿,土木雕琢极尽工巧。
董贤家奴也都受到赏赐,武库中兵器,御用珍宝都在赏赐之列。
选贡各种物品,头等的都归董氏,皇上和皇室用的是次一等的。
人世间的赏完了,再赏阴间用的:东园库房的棺椁,珠子连成的短衣、殓尸的玉衣等身后之物,都提前赏赐给他。
又下令为董贤在义陵旁边建造坟茔,内外多层结构,上等柏木堆积题凑,四周围墙数里之长。
与对一般后宫佳丽的宠爱不同,哀帝还须给予董贤以仕途前程。
怎奈董贤于文于武全无半点所长,皇家的爵位又不能无故而封。
恰逢东平王刘云在祠堂祭祀时“祝诅”圣上,被宫中待诏孙宠、息夫躬举报,审讯俱已认罪。
哀帝便命令这两位待诏将举报线索归功董贤,三人一同封侯;董贤被封高安侯,食邑千户,很快又翻番为两千户。
由于哀帝不是成帝直系后代,前后两代皇帝的外戚关系搅在一起,出现了四位皇太后,分别是成帝母后王政君、皇后赵飞燕,哀帝祖母傅氏、母后丁氏。
四位太后各踞一宫,四大家族势力彼此斗争。
但唯独在反对重用董贤的问题上,他们却不约而同,前仆后继。
先是来自王氏家族的丞相王嘉多次谏争,认为东平王“祝诅”事件纯属冤案,尤其将矛头指向朝廷新贵董贤,指出对董贤一家的封赏有失体统,扰乱规制。
王嘉以言获罪,死在狱中。
其后,傅太后的堂弟、辅政大臣大司马傅喜,也因数次上谏被免官。
接着,哀帝的舅舅丁明为大司马,又因“颇害贤宠”,与哀帝发生正面冲突。
而此时哀帝在董贤的问题上已听不得任何不同意见,这次索兴来个一不做二不休,书册历数董贤如何保皇有功、几位辅政大臣如何不明事非等,收了丁明的官印,由董贤代其为大司马卫将军,位在三公。
董贤年仅二十二岁,便位至三公,这事让远道来朝的匈奴单于都觉得不可思议。
在朝廷安排的盛宴上,单于见到大汉朝衮衮诸公之中,独有董贤年纪轻轻、容貌俊秀而地位尊贵,感到大惑不解。
哀帝则大大方方通过翻译介绍说:“大司马年少,以大贤居位。”
吓得单于连忙起身下拜,祝贺大汉朝喜得贤臣。
董贤地位升了,为了与此相适应,哀帝又对董家父兄的职位作出新一轮调整:擢升其父董恭为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
其弟董宽信接替董贤为驸马都尉。
董氏亲属都当上了天子身边的“侍中”以上官员,并得到以“奉朝请”名义参加朝会的资格,受到的宠幸已超过了哀帝母后丁氏、祖母傅氏两大外戚家族,成为哀帝一朝王、赵、丁、傅四大家族之后新崛起的第五势力。
至此,哀帝似乎仍感意犹未尽,又用正反两个活生生的事例,进一步向朝野证明这样一个“硬道理”,那就是“顺董者昌,逆董者亡”。
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由于是公卿子弟才能显著而为人所知,朱博都和他们相友善。
陈咸任御史中丞,因泄露宫禁之内的话而犯罪,被关进监狱。
朱博辞去官职,偷偷地步行到廷尉府中,刺探陈咸的案子。
陈咸被拷打询问,伤势很重,朱博伪装成医生进了监狱,得以见到陈咸,完全了解了他所犯的罪。
终于免去陈咸的死罪。陈咸得以判处出狱,而朱博因为这件事名声显扬。
汉成帝时,历任冀州刺史、琅琊太守、左冯翊、大司农、犍为郡太守、光禄大夫、廷尉、后将军。汉哀帝时,为京兆尹、大司空、御史大夫。
前5年,朱博弹劾丞相孔光,朱博继任丞相,封阳乡侯。
他为人节俭清廉,敢诛杀,宾客满门。因为依附傅太后,弹劾大将军傅喜,被汉哀帝派廷尉调查,朱博自杀。
而陈咸为御史中丞,坐漏泄省中语下狱。
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
咸掠治困笃,博诈得为医人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博出狱,又变性名,为咸验治数百,卒免咸死罪。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为郡功曹。
博治郡,常令属县各用其豪桀以为大吏,文武从宜。
博为人廉俭,不好酒色游宴。
自微贱至富贵,食不重味,案上不过三怀,夜寝早起,妻希见其面。
有一女,无男。然好乐士大夫,为郡守九卿,宾客满门,欲仕宦者荐举之,欲报仇怨者解剑以带之。其趋事待士如是,博以此自立,然终用败。
汉朝人朱博,本来是武官,不熟悉文官那一套。
后来担任冀州刺史,巡行时,有数百名吏民阻在路上投诉,把官府也挤满了。
主政的官吏请他暂且留在县里,接见这些投诉的人以后再出发,想观察朱博的反应。
朱博心中明白,告诉随从到外面准备车驾,车驾备好以后,朱博走到车旁,看见投诉的人,就命令主政官明白地告诉他们:想控告县丞尉的,刺吏不负责考察这种黄色绶印的官吏,必须各自到郡县去;想控告黑色绶印的官吏的,都到管辖的处所,被官吏冤枉的人民,及有关盗贼诉讼的事,都到自己所属的主政官吏处。
朱博停车裁决,四,五百人一下子都神速地离去。
吏民大惊,想不到朱博应变事情的能力如此强。
朱博后来得知,果然是老主政官教唆人民聚会,就将这个官吏处死。
朱博任左冯诩时,有个长陵县的大族尚方禁,年轻时曾私通别人的妻室,被刑的痕迹还留在脸上。
功曹受赂,告诉朱博,请让尚方禁担任守尉。
朱博知道以后,就以其他事由召见他,见他脸上果然有斑痕,朱博遂屏退左右的人,问他道:“这是什么伤?“
尚方禁心知自己的事情无法隐瞒,就叩头说明。
朱博笑着说:“大丈夫一时错误发生这种事,现在冯翊想为你洗清这个耻辱,你能为本官效力吗?“
尚方禁又喜又惧,回答说:“一定尽死力报效大人。“
于是命令尚方禁不可泄漏,有机会的时候就记下别人的话。
此后就以他为亲信,把他当作耳目。
尚方禁每天早晚都会揭发一些盗贼及奸细,功效显著,朱博就升他为连守县令。
过了很久,朱博召见功曹,关起门来责备他有关接受尚方禁贿赂的事,给他笔记让他自己记录接受的贿赂,一文钱都不能隐匿,只要有一点欺瞒就砍头。
功曹非常惶恐,老老实实记下受赂的事,一点都不敢遗漏。
朱博了解实情后,就当场命令他改过自新,并拔刀削毁刚才的纪录,让他回去就任原职。
功曹后来行事谨慎,不敢有失误,朱博也继续提拔他。
平当,祖父时因资财超过100万钱由安徽省砀山县,迁至咸阳市秦都。
平当年轻时作大行治礼丞,以功递补为大鸿胪文学。
因考核贤能,先后被任命为南省淅川县令和治今旬邑县令。
又因为精通经学而作了博士,因为论议通晓明了,作了给事中。每当发生灾异,平当便依附经学,分析政治得失。
尽管文雅比不上萧望之、匡衡,但主张大略上相同。
元帝时,韦玄成担任丞相,上奏废除太上皇的陵园和寝庙。
平当上书表示异议,他引经据典,援古证今,使皇帝采取了他的意见,下诏恢复了太上皇的寝庙和陵园。
不久,平当奉命去幽州巡视流亡百姓。
他举奏在安抚流民方面有成绩的刺史和二千石级官吏,说渤海郡的盐池可暂且不禁止百姓煮盐,借此解救老百姓的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