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肆部:纸醉金迷 第27章 一战定乾坤!

第肆部:纸醉金迷 第27章 一战定乾坤!

此时刘秀虽然据有河北,但在广大的东方和南方,农民起义军余部和地方割据势力仍为数众多,更始政权在这些地区也有很强的势力。

和这些形形色色的武装力量相比,刘秀只不过才占据了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其实力也不足以与号称百万之众的赤眉军展开最后决战。

基于这一情形,刘秀在赤眉军攻入长安的同时,没有立即同赤眉军发生大规模的正面冲突,而是立即发布诏书,封刘玄为淮阳王,并声称吏人敢有贼害者,罪同大逆。

这样,刘秀便将原来倾向于刘玄更始政权的地主豪强势力,争取到自己一边来了,也为赤眉军进入长安后制造了重重困难。

果然,长安周围的地主武装都对赤眉军的建世政权采取不合作态度,往往聚为营保,各坚守不下,甚至图谋劫出更始皇帝刘玄。

另一方面,刘秀还派邓禹率领二万精兵尾随赤眉军入河东郡,伺机入关。

刘秀在完成了这些工作之后,便集中主要力量用来在长安以东构筑防线。

刘秀派吴汉等人率军扫平了河北地区檀乡、五校、青犊、富平、获索等农民军;

同时,遣岑彭、景丹等人向洛阳以南的河南、荆州地区推进,更始政权任命的淮阳太守暴汜、宛王刘赐、邓王王常等纷纷投降,豫西地区的众多小股农民武装也先后被削平。

景丹在王莽政权时期担任过固德侯国的相国、朔调连率副贰,更始政权建立之后被任命为上谷郡长史。

刘秀和王郎争夺河北时,景丹与耿弇、寇恂、吴汉、王梁、盖延一起率领上谷、渔阳的精锐骑兵去支援刘秀,此后在追随刘秀平定河北的征战中战功,历任偏将军、骠骑大将军,先后封为奉义侯、栎阳侯。

建武二年,景丹病逝军中。

景丹年少的时候曾经游学长安,有很高的学识。

王莽主政的时候,为了招揽人才,下令官员、诸侯举荐有德行、通政事、能言语、明文学者的人才,就是所谓的举四科。

景丹以“能言语”而被征召为固德侯的相国。

他精明能干,很快升迁为朔调连率副贰(王莽时期改上谷郡为朔连,上谷太守改称连率,副贰是太守的副手)。

更始元年二月,刘玄称帝,并派遣使者招降河北诸郡县。

景丹随同朔调连率耿况归附刘玄,被任命为上谷长史。

更始元年十月,更始帝刘玄派遣刘秀北上镇慰河北诸州郡。

同年十二月,王郎在邯郸称帝,下令捉拿刘秀。

在这种形势下,耿况与景丹等人商量之后,决定支持刘秀,共抗王郎。

更始二年二月,耿况命长子耿弇、长史景丹、功曹寇恂率领三千突骑(汉朝用来对抗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精锐骑兵)与渔阳太守彭宠派遣的三千突骑组织联军,南下增援刘秀。

景丹等人率领的上谷兵与吴汉、王梁、盖延率领的渔阳兵会合之后,一路过关斩将,沿途击斩王郎的大将、九卿、校尉以下四百余人,攻取了涿郡、中山郡、巨鹿郡、清河郡、河间郡所属的二十二县,终于在广阿追上了刘秀。

刘秀见到他们十分高兴,设宴款待,刘秀对景丹说:邯郸方面的将领好几次都宣称已经调渔阳郡、上谷郡的骑兵来攻打我,你们果然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带兵来了,但想不到两郡的骑兵反而是增援我来的,我一定和渔阳、上谷二郡的士大夫们一起完成消灭王郎的功业。

刘秀任命景丹与耿弇、寇恂、吴汉、王梁、盖延六人为偏将军,仍率领本部兵马,此外刘秀还越权封景丹与耿弇、吴汉、盖延四人为列侯,其中景丹被封为奉义侯。

在得到上谷、渔阳突骑的增援之后,刘秀实力大增,更始二年三月,刘秀率军去攻打钜鹿城。

钜鹿是邯郸的门户之一,如果拿下了钜鹿,邯郸就成了孤城一座,消灭王郎指日可待。

所以王郎马上派遣大将倪宏、刘奉前来援救钜鹿城。

刘秀一方面严令诸将加紧围困钜鹿,一方面亲率铫期的步兵部队以及景丹的数千突骑,迎击倪宏﹑刘奉(南栾之战)。

双方在钜鹿城外的南奱摆开了战场。

刘秀令景丹率突骑作为预备队,又令铫期率领步兵为先锋迎战。

一开始,倪宏﹑刘奉的人多,气势极盛,汉军步兵开始退却。

这时偏将军景丹亲率两千精锐突骑,犹如猛虎一般飞驰而来,直取敌军侧翼。

倪宏﹑刘奉阵脚顿时大乱,全军大败,四散奔逃。

景丹率突骑追奔十余里,斩首数千级。

景丹回兵后,刘秀称赞不已:“吾闻突骑天下精兵,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战后,汉军转击邯郸,更始二年五月,景丹诸将随刘秀攻破邯郸,斩杀王郎,平定河北。

景丹征战四方消灭王朗之后,活跃在河北的数十支流民军,成为刘秀占据河北的主要障碍。

更始二年秋,刘秀带领景丹等将领出击流民军,在消灭流民军主力之后,刘秀回蓟。

命令耿弇、吴汉、景丹、盖延、朱祐、邳彤、耿纯、刘植、岑彭、祭遵、王霸、坚镡、马武、陈俊十三将军继续追击流民军残部。

景丹等人率军在潞东、平谷,连续重创敌军,斩首一万三千余级。

最后一直追到右北平郡的无终县、土垠县、俊靡,将流民军残部消灭得干干净净。

建武元年六月,刘秀称帝,并根据谶语任命平狄将军孙咸为大司马。

由于臣下不服,刘秀只得让群臣推举。

群臣推选的主要人选是吴汉和景丹,刘秀就说:“景丹是北方名将,确实是担任大司马的合适人选,但吴汉将军有建策之功,又诛杀了苗曾、谢躬,夺得他们的部队,所以吴汉的功劳更大。

吴汉是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

出身寒微,起家亭长,进入渔阳郡贩马为业。

更始元年,起家安乐县令。

率众归顺萧王刘秀,拜偏将军、建策侯。

此后,斩杀苗曾、尚书令谢躬,平定铜马、青犊等流民军,忠心支持刘秀称帝。

东汉建立后,拜大司马、广平侯,率军扫灭刘永、董宪、公孙述、卢芳等割据势力,攻打匈奴。

建武二十年,因病去世,谥号忠侯,效法大将军霍光的丧礼进行。

吴汉出身贫苦,后来在县中当亭长。

新朝末年,吴汉因门下宾客犯法,逃到渔阳郡,以贩马为业,往来于燕蓟之地,交结各地豪杰。

更始元年,刘玄称帝,派使者韩鸿招降河北各州郡。

有人告诉韩鸿:“吴子颜是位奇士,可以与他计事。”

韩鸿召见吴汉,对他非常器重,以刘玄的名义委任他为安乐县县令。

投奔刘秀更始二年,王郎诈称汉成帝之子,在邯郸起事,派人到河北招降,而刘秀此时也在经略河北。

吴汉素闻刘秀有长者之风,决心归附,并对渔阳太守彭宠道:“渔阳、上谷突骑,天下闻名。

您为什么不集合二郡的精锐,归附刘公攻击邯郸呢,这是难得的功劳哩。”

彭宠虽然愿意,但官属都想归附王郎。

吴汉辞去后,在路上见到一个儒生,儒生认为刘秀所过之处,郡县归心。

吴汉便诈为刘秀亲笔书信,移檄渔阳,让儒生交给彭宠,令他把所听到的话去说服彭宠,吴汉也跟着到渔阳。

彭宠深以为然,派吴汉与上谷诸将会师南进。

吴汉等人沿途击斩王郎将帅,终于在广阿追上了刘秀。

刘秀任吴汉为偏将军,使其率骑兵围攻邯郸,攻克邯郸后,赐号建策侯。

横扫河北无终夺军,为了补充兵源,刘秀准备到幽州征兵,但又顾虑刘玄任命的幽州牧苗曾从中作梗。

晚间召见邓禹,询问谁可完成征兵任务。

邓禹推荐吴汉,并说:“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刘秀乃拜吴汉为大将军,持节征发幽州十郡骑兵。

苗曾听说后,果然暗中部署,并命各郡不得发兵。

吴汉率领随从二十人前去苗曾驻地无终。

苗曾以为吴汉没有防备,便亲自出城迎接。

吴汉乘其不备,令随从将其就地斩杀,夺其兵马。

幽州各郡震恐,莫不望风服从。

吴汉征调全部兵员南下,与刘秀会师清阳。

诸将见吴汉士马甚为强盛,都认为他不肯分兵给别人。

吴汉回到幕府,呈上军士名簿,诸将都请求将兵士调拨麾下。

刘秀笑道:“以前恐怕他不肯与人,现在提出请求的为什么又这样多呢?”

诸将尽皆羞惭。

起初,更始派尚书令谢躬率六将军攻打王郎,刚好刘秀赶到,共同平定邯郸。

谢躬裨将抢劫虏掠,刘秀深为憎恨,虽都在邯郸,还是分城而处。

后来,谢躬率兵数万,还屯邺城。

刘秀南击青犊农民军,并请求谢躬挡住尤来农民军。

青犊军被击破后,尤来军果然进犯,北走隆虑山。

谢躬留大将军刘庆、魏郡太守陈康守邺城,自己率诸将军攻击尤来军。

结果,尤来军奋力死战,谢躬大败。

刘秀乘谢躬北征,令吴汉、岑彭袭取邺城。

岑彭,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列云台二十八将第六位。原是新莽棘阳县长,长期坚守宛城,抵抗绿林军。

后来,归降刘玄,封归德侯,隶属于刘縯。

更始帝刘玄杀害刘縯后,归属于大司马朱鲔,迁淮阳都尉,转颍川太守。

后归降刘秀,拜刺奸大将军,督察众营。

建武元年,刘秀称帝于河北,拜廷尉,行大将军事。

建武二年,逼降许邯,迁征南大将军,封舞阴侯。建武五年,率军平定荆州。

建武八年,随光武帝攻破天水郡,灭亡隗嚣。

建武十一年,讨伐蜀郡公孙述,大战侯丹,直抵成都,被公孙述派遣刺客乘夜刺死。岑彭死后,谥号为壮。

新朝末年,岑彭入仕,署理棘阳县长。新朝地皇三年,刘縯起兵,攻克棘阳,岑彭带着家属投奔前队大夫甄阜。

甄阜却恼恨他不能固守城池,将他母亲妻子扣押,岑彭只得带着手下宾客与汉军交战。

玄汉更始元年正月,甄阜被杀。

岑彭逃到宛城,与前队贰严说一同坚守城池。

刘縯围城数月,城中粮食用尽,甚至出现人食人之事。

五月,岑彭只好献城投降。

诸将都要求杀死岑彭,被刘縯阻拦。

刘縯爱惜岑彭有将才,而且为人忠义,名声也不错。

于是劝刘玄赦免岑彭,说道:“岑彭是宛城的守将,尽心守城是他的职责,如今我们作大事业,应该表彰这样忠义的人。

不如将岑彭封官,以表彰后来的人。”

刘玄于是封岑彭为归德侯,使他隶属于刘縯麾下。

起义军内部的争权夺势,使得刘縯被杀害。

救命恩人的死,使得岑彭感到很痛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无敌万岁爷封州王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一步一音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水源王紫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