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伍部:粉饰太平 第23章 奋发的青年

第伍部:粉饰太平 第23章 奋发的青年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别人再风光,你指望不上,眼前再狼藉,不得不继续!没人扶你的时候,要自己站直,没人帮你的时候,要自己努力。相信自己,只要你足够勇敢,没有熬不过的艰难。

努力,不是为了要感动谁,也不是要做给哪个人看,而是要让自己随时有能力跳出自己厌恶的圈子,并拥有选择的权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人只要有一种向上的精神,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努力,成功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大。是块金子,无论在哪,总是会发光的。

这世界上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只要不断学习,不管你长得如何,不管是这样,还是那样,你一定能够成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自强不息地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保持向上的动力,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青春是最美好的时光,让我们把握时机,勇敢地奋进。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够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当时,吴汉率王梁、耿弇等九人共击檀乡农民军于漳水,大破敌军,收降十万余人。

刘秀派使者封吴汉为广平侯,食邑四县。

后来,吴汉率诸将击邺西山贼黎伯卿等,追到河内修武,攻破贼兵所有屯聚。

刘秀亲自赶来抚问慰劳,又遣吴汉进兵南阳郡,攻取宛、涅阳、新野诸城。

吴汉在南阳放纵部下劫掠乡里,致使民怨沸腾,结果逼反了破虏将军邓奉。

不久,吴汉引兵南下,与秦丰战于黄邮水,大破秦丰;又与偏将军冯异击溃铜马、五幡等农民军。

邓奉,南阳新野人。邓奉是邓晨之侄,新莽末年,天下大乱,邓奉起兵于淯阳县,曾经保护过刘秀的妻子阴丽华及其家人,刘秀称帝后封为破虏将军。

因为吴汉纵兵劫掠南阳百姓,邓奉率军将吴汉驱逐出南阳,成为汉军的叛将。

建武三年,刘秀亲征,邓奉兵败出降,被斩首。

邓氏是新野的豪强大户,邓奉的叔叔邓晨是刘秀的二姐夫,地皇三年,邓晨随刘演、刘秀兄弟起兵反抗王莽,邓奉也在家乡联络四方豪杰伺机起兵。

地皇四年九月,王莽被杀,天下大乱,邓奉聚众起兵,占据了河南省新野县东北。

更始元年九月,刘秀防止刘玄迫害他的家属,让妻兄阴识带着阴丽华回老家避难。

回到南阳后,因为邓刘两家是姻亲,阴识就带着家属到邓奉军中寻求保护。

邓奉热情的接待了阴氏一家,将阴氏一门老小安置在自己的府邸里,不仅派兵严加保护,而且在生活上对他们照顾的无微不至。

从此,阴家一门老小在邓奉的精心照顾之下,终于过上了安生日子。

建武元年,刘秀在鄗县(今河北柏乡县北)称帝后,派遣侍中傅俊到南阳郡迎接阴丽华,邓奉也率部加入汉军,此后累功升为破虏将军。

建武二年八月,南阳郡堵乡县人董欣聚众作乱,捉住了南阳郡太守刘驎,据城反叛。

复阳县人许邯也起兵于杏聚,以声援董欣。

刘秀急令大司马吴汉为主将,扬化将军坚镡、右将军万修为副将,率领汉军主力十余万掉头南下,驰援南阳平叛。

吴汉虽在军事上节节胜利,连续收复宛城、涅阳、郦县、穰城、新野等地,但他纵容部下掠夺乡民,搞得民怨沸腾。

当时,破虏将军邓奉正好从洛阳请假回新野探亲。见吴汉军暴行,大怒,率乡民起义,击败吴汉军队,尽获辎重,屯据老根据地淯阳。

由于物资、粮草全部被邓奉洗劫一空,吴汉被迫率部南撤,万修也于此时病死军中,只剩下坚镡困守宛城。

邓奉乘机分兵四处,陆续击破汉军其他各部,很快就控制了南阳郡的大部分地区。

不仅如此,他还与周边的延岑的汉中流民军、董欣的南阳流民军、更始政权残部、楚黎王秦丰联合起来,互通声气,结成了联盟。

邓奉起兵虽然是激于义愤,但他背叛了信任重用他的刘秀,也使刚刚平定的南阳郡又陷入兵火之中,不但刘秀不能谅解他,连他的老朋友孙憙也多次写信责备他

为了平息南阳的叛乱,建武二年十一月,刘秀再派征南大将军岑彭率领朱佑、贾复、耿弇、汉忠将军王常,武威将军郭守,越骑将军刘宏,偏将军刘嘉、耿植等八员大将共击邓奉、董欣、许邯。

岑彭进入南阳郡境内之后,首先击破了杏聚迫降了许邯,又挥师南下,进兵堵乡,前去围攻董欣。

邓奉闻报,亲率一万余人来援,双方激战于堵乡城下。

邓奉、董欣的部下,都是南阳郡的精兵,勇猛异常。

尤其是邓奉的部下,都是沙场百战之兵,锐不可当。

这一仗,汉军大败,建义大将军朱佑被俘。

因为朱佑和邓奉及他的叔叔邓晨早年就相识,因此邓奉没有伤害朱佑,反而待如上宾。

经过这场惨败,汉军的锐气遭到了极大的挫伤。

从此,岑彭与邓奉在南阳郡境内展开了艰苦的拉锯战,互有胜负,激战了整整七个月。

建武三年三月,在消灭了西线的赤眉军之后,刘秀亲率主力汉军南下征讨邓奉。

由于刘秀御驾亲征,汉军士气大振。

邓奉战败从堵乡逃到淯阳,董欣投降。

邓奉再败,退至小长安聚。

刘秀率诸军紧追。

四月,邓奉知道形势已经不可挽回,决定投降。

于是他就请朱佑请出来,然后脱掉上衣,光着上身由朱佑押着他一起来到刘秀大营中请罪。

刘秀怜悯他是姐夫的侄子,又有保护阴丽华一家的功劳,并且他的叛乱也是吴汉纵兵劫掠引起的,想赦免他。

岑彭和耿弇认为应该以此事警戒其他蠢蠢欲动的人,就劝谏道:“邓奉背恩反逆,让大汉的军队在外征战了一年多,叛乱使汉军损失惨重,而且邓奉击伤贾复,生擒朱佑,使汉军威名受损,陛下亲自前来讨伐,他也没有马上投降,直到无力再战才投降,如果不杀了他,就不能宣扬惩治叛乱的决心。“

于是刘秀只好下令诛杀邓奉。

邓奉与同郡人赵憙是多年的好朋友,赵憙为人正直忠义,邓奉起兵反汉之后,赵憙多次写信给邓奉,表示责备劝阻,但邓奉并没有听从他的劝阻。

当时很多人对刘秀说,赵憙与邓奉是至交,也天下一定参与了叛乱。

等到邓奉兵败之后,刘秀得到赵憙写给邓奉的信,才知道赵憙是一位忠义之人,马上重用,使之成了一代名臣。

赵憙年轻时有节操。堂兄被人杀害,没有儿子,赵憙年十五岁,时常想着报仇。

于是带着兵器约好朋友,后来终于前去寻仇。

仇人们全部生了病,没有人抵抗。

赵憙认为乘别人生病报仇杀人,不是仁爱的人所应做的,就暂且放过他们而离开了,回头对仇人说:“你们如果病好了,躲我远远的。“

仇人都趴着叩头。后来病好了,仇人们全自己把自己绑好来见赵憙,赵憙不和他们见面,后来终于杀了仇人。

更始元年,更始帝刘玄即位,舞阴大姓李氏占据县城不肯投降,更始帝派柱天将军李宝招降,李氏不肯投降,说:“听说宛县赵氏有个独孙子赵憙,讲信义很有名,我愿意向他投降。“

更始帝就召见赵憙,赵憙年纪不满二十岁,被引见后,更始帝笑着说:“小牛犊子,哪能驮重东西走远路呢?“

随即任命他为郎中,代理偏将军事务,派他去舞阴,而李氏终于投降。

赵憙于是进入颖川,攻打各处不肯投降的人,到达汝南地界,返回宛县。

更始帝非常高兴,对赵憙说:“你是千里马,努力做事。“

恰逢王莽派王寻、王邑率兵出关,更始帝就拜任赵憙为五威偏将军,让他协助各位将军在昆阳抗击王寻、王邑。

光武帝刘秀打败王寻、王邑时,赵憙受伤,有战功,回朝后被拜任为中郎将,封勇功侯。

更始三年,赤眉军杀死更始帝,更始政权灭亡,赵憙被赤眉军包围,被逼急了,就从房上逃走了,和与他处得好的韩仲伯等几十个人,带着年少体弱的,翻山越岭,一直逃出武关。

韩仲伯因妻子长相漂亮,担心有要强暴他妻子的,而自己也会受害,要把妻子丢在路上。

赵憙愤怒地责骂他也不听,于是用泥涂在韩仲伯妻子的脸上,把她装在小车上,亲自推着小车。

每次路上遇上贼兵想抢人的,赵憙就说她病重的情况,因此得以免受污辱。

进入丹水县后,遇上更始帝的亲属,都光着身子赤着脚很狼狈,又饿又累无法走路。

赵憙见到后伤心感慨,把所带的布匹粮食,全部给了他们,并将他们护送回故乡。

当时,邓奉在南阳反叛,赵惠一向和邓奉处得好,多次送信严厉地责骂他,而那些说坏话的人就说赵憙和邓奉合谋,光武帝怀疑此事。

等邓奉失败,光武帝得到赵憙的信,才吃惊地说:“赵憙真是有道德的人。“

立即召见赵憙,被引见后,赐给马鞍和马匹,为待诏公车。

当时江南还没有降服,道路不通,任命赵憙为简阳侯相。

赵憙不肯领兵,一个人骑着马去简阳。

简阳官民不想让赵憙进城,赵憙就劝导晓谕,喊城中主管官员,告诉他国家的威望信誉,守城主帅立即打开城门当面绑好自己来投降,从此各处的营垒全部投降。

荆州太守上书说赵憙的才能可以处理繁杂的事务,光武帝下诏书任命他为平林侯相。

攻打贼兵,安抚已经投降的人,县镇安定。

后来拜任怀县县令。大姓李子春先前任琅邪相,又奸又猾,百姓很怕他。

赵憙到任,听说他两个孙子杀人的事没有被揭发,立即追查其中的奸情,逮捕审讯李子春,他两个孙子自杀了。

京城中替李子春说情的有几十人,他终究不听。

这时赵王刘良生病将死,光武帝亲自看望赵王,问他想说什么。

赵王说:“我一向和李子春交情深,如今他犯罪,怀县县令赵憙要杀他,我希望饶他一命。“

光武帝说:“官吏守法,法律不可不遵。再说说别的要求吧。“

赵王不再说话。赵王逝世后,光武帝追思赵王,就放出了李子春。

同年,赵憙升任平原太守。

当时平原有许多强盗,赵憙和各郡一起追捕,杀死他们的头领,其余党应判罪的有几千人。

赵憙上书称“惩罚坏人仅限于其本人,可把其他人全搬迁到京城附近的郡“。

光武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就把那批人全部搬迁到颖川、陈留。

于是推荐提拔有善行的人,诛杀铲除坏人。

后来青州受大面积蝗灾,蝗虫侵入平原境内就死,连年丰收,百姓都歌颂他。

建武二十六年,光武帝邀集亲戚举行宴会,很高兴,各位夫人分别上前说“赵憙很讲恩义,先前遭赤眉军兵乱逃出长安,我们都是他所救活的“。

光武帝非常赞许他。后来召赵憙入朝任太仆,光武帝接见时对他说:“你不只是被英雄所保举,夫人们也都感激你的恩情。“

厚加赏赐。

建武二十七年,升任太尉,赐爵位为关内侯。

这时南单于降服,乌桓、鲜卑一起来朝贡,光武帝命令赵憙主管边疆事务,考虑作长远打算。

赵憙上书请求恢复沿边疆的各个郡,幽州、并州二州从此确定下来。

建武三十年,赵憙上书劝光武帝前往泰山封禅,行三雍之礼。

建武中元元年,赵憙跟随光武帝祭祀泰山。

建武中元二年,光武帝去世,赵憙接受遗诏,主持丧礼。

当时藩王都在京城,自从王莽篡位后,旧的典章制度不复存在,皇太子刘庄(汉明帝)和东海王刘疆等人夹杂同座,杂乱无序。

赵憙就面色严肃,扶剑站在殿前台阶上,把藩王们扶下大殿,来明确地位的尊崇与卑下。

当时藩国的官员出入宫内朝中,和百官没有区别,赵憙就上书请求让谒者带着,分别停留在别的县,藩王们全部命令他们回府第,只在早晚上朝进宫。

整顿礼仪,严格门卫制度,朝廷内外都很肃敬。

邓奉兵败身死,却成就了老朋友治国安邦的理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水源王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封州王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一步一音紫鸾记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无敌万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