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陆部:帝国飘摇 第3章 燕然勒功

第陆部:帝国飘摇 第3章 燕然勒功

在中国古代对外战争史上,有两大最高荣誉,一个是封狼居胥,另一个是燕然勒功。

封狼居胥的主人公,是西汉名将霍去病,其中的狼居胥是一座山的名字,是今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

当年,名将霍去病击败匈奴之后,在狼居胥山积土为坛,祭天宣告成功,之后便以此代指,在对外战争中取得显赫功绩。

而燕然勒功的主人公,叫做窦宪,是东汉时期的名将。他的对手是北匈奴,在他出塞三千里击败对手后,大军于燕然山修整(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他命人将自己的赫赫战功,刻在了燕然山上。

于是后世也以燕然勒功,代指在对外战争中取得巨大功绩。

窦宪是继窦固之后在汉匈战争中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物。

窦固出击匈奴十几年后,窦宪率领东汉军队大破匈奴,登上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返,后来又彻底击败了北匈奴——自武帝开始绵延两百年的汉匈拉锯战在他手里画上一个句号。

而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领兵出征时居然还是戴罪之身,这里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窦宪是东汉开国名将窦融的曾孙。

窦融军事才干出众,为官处事也小心谨慎,可家庭教育却做得一塌糊涂,子孙后代多有违法乱纪,他的儿子窦穆和孙子窦勋(窦宪之父)都是因罪而死。

建初二年,窦宪的妹妹被汉章帝立为皇后,窦宪不久就升官做了侍中、虎贲中郎将,兄弟窦笃做了黄门侍郎。

窦宪生于权臣之家,缺少管束,现在受到皇帝宠幸,越发肆无忌惮,连汉明帝的女儿沁水公主的田园也被他贱价强买去了。

汉章帝路过园子,知道内情后非常生气,指责他“今贵主尚见枉夺,何况小人哉!”

窦宪很害怕,他的妹妹降了衣服等级谢罪求情,过了很长时间汉章帝才消气,命令窦宪把田园还给了公主。

虽然汉章帝没有治窦宪的罪,不过终其一朝,再也没有对他委以重任。

章帝驾崩,汉和帝即位,窦宪的妹妹就成了太后,窦宪当了侍中,主管机密要事。

权势一大,窦宪的老毛病又犯了,都乡侯刘畅来给汉章帝吊丧,窦太后器重他,召见了几次。

窦宪担心刘畅跟他争权,派人把刘畅杀了,还把罪推到了刘畅弟弟刘刚身上。

事情最后败露,太后大怒,把窦宪关了禁闭。

窦宪意识到了问题严重性,弄不好会被处死,于是请求出击匈奴将功折罪。

恰逢北匈奴内部闹矛盾,又遭了天灾,这时南匈奴已经归附了汉朝,就向东汉政府请求联合出兵。

汉和帝知人善任,见窦宪精力过剩爱惹麻烦,索性答应了他的请求,派他率领汉匈联军去和北匈奴作战。

永元元年,也就是窦固去世后的第二年,汉军出兵,首战告捷。

窦宪一行人意气风发登上燕然山,由中护军班固刻石作铭,记下了汉朝的丰功威德。

西汉武帝时,霍去病大破匈奴,封狼居胥,两百多年后,窦宪燕然勒石,续写了汉军辉煌。

北单于远逃,窦宪派司马吴汜、梁讽招降。

两人在青海湖附近,追上了北单于,向他宣扬大汉威信。

北单于表示愿意称臣,只是他对汉朝仍有戒心,所以没有亲自去洛阳,而是派他的弟弟右温禺辊王去汉朝廷进贡。

回朝后,窦宪被封为冠军侯(和当年霍去病一样),食邑两万户,兄弟几人也都被封侯。

窦宪这次依然推辞不受,带领军队又去了西域。

永元二年五月,窦宪派副校尉阎盘率领二千骑兵,出击在伊吾卢驻扎的北匈奴士兵(该地区在汉章帝即位不久后就被东汉政府放弃),收复了伊吾卢。

车师国受到震动,前王和后王都派人到汉朝作质子。

七月,窦宪率领军队驻扎在凉州,征西将军邓叠作副手。

当初北单于没有亲自去朝见汉帝,窦宪认为他缺乏诚意,就上书请和帝遣返了右温禺辊王,准备再次出击北匈奴。

北匈奴单于见东汉遣返他弟弟,知道自己没去,汉朝廷不高兴,于是请求亲自入京朝见。

南匈奴此时趁机偷袭了北匈奴,北匈奴大败而逃。

窦宪看出北匈奴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下决心要一举歼灭。

永元三年,窦宪派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赵博等人率领军队出居延塞,在新疆阿尔泰山大破北匈奴。

北单于率余部狼狈逃到了乌孙,后来又辗转进入欧洲,再也没有回到过北亚草原。

汉窦宪攻稽洛山北匈奴之战发生于汉和帝永元元年六月,止于永元三年二月。

汉军统帅窦宪统率汉与南匈奴联军,经3个阶段作战,终于彻底打败了北匈奴。

窦宪,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权臣,名将,窦融曾孙,章德皇后兄。

章帝建初二年,以外戚拜为郎,迁侍中,不久又升为虎贲中郎将,日益受到宠任。

和帝即位,太后临朝,窦宪在内掌握机密,对外宣布诏命;

永元元年,窦宪遣客刺杀太后幸臣,得罪,被囚于宫内;

因害怕被杀,自求击北匈奴以赎死。

适逢南匈奴单于请兵北伐,乃拜窦宪为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各领四千骑,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三万馀出征。

窦宪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蒙古额布根山,北单于逃走。

窦宪追击诸部,出塞三千里,登蒙古杭爱山,刻石纪功,命中护军班固作铭。

回师以后,拜宪为大将军,位次太傅,在三公上。

二年,窦宪出屯凉州。

三年,窦宪又遣左校尉耿夔等出居延塞,大败北匈奴于阿尔泰山。

北单于奔逃,下落不明。北匈奴从此破散。

窦宪既破匈奴,威权震朝廷,和帝恐其功高盖主,与中常侍郑众定计予以惩治。

四年,窦宪还朝,帝勒兵没收其大将军印绶,改封为冠军侯,命令他到封邑去,等他到达以后,迫令自杀。

汉章帝于章和二年二月病故,由太子刘肇即位,称汉和帝。和帝只有10岁,便由其母窦皇太后执政。

窦太后精明干练,东汉政权至汉和帝时虽已开始呈现退坡迹象,但窦太后为首的东汉统治集团,仍有乘光武中兴以来的余威,恢复汉武帝时期强盛局面的雄心。

此时,一些有利的外因条件也为东汉征匈奴提供了良好的战机。

其一是班超在西域地区已节节取胜;

其二是北匈奴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争立单于的斗争,内部四分五裂。

南匈奴屯屠何单于,见北匈奴内部大乱,且连遭灾荒,遂想借机出兵并灭北单于,统一匈奴全境。

于是,便上书请求汉朝也同时出兵协助。屯屠何单于同时建议:发南匈奴国中之精兵,以左谷蠡王师子、右呼衍日逐王须訾率骑兵1万出朔方;

左贤王安国、右大且渠王交勒苏率骑兵1万出居延塞;

屯屠何自率骑兵万余人屯五原、朔方塞以为拒守。

并请求天子派轨金吾耿秉、度辽将军邓鸿及西河、云中、五原、朔方、上郡诸太守同时率军北进。

请北地、安定太守率兵各屯守要塞,以防不测。

屯屠何奏告汉朝说,其各部兵马将于九月调集河上,请天子准其所请。

东汉王朝接到南匈奴屯屠何单于的奏章之后,窦太后便以单于之书令耿秉阅读。

耿秉看罢进言说:“过去汉武帝统一天下,欲使匈奴臣服,可惜天不作美,未能如愿。

宣帝时期,呼韩邪单于降服,边境安定,全国统一,吏民休养生息60余年。

至王莽篡位,变更单于称号,引起动动,单于叛离汉朝。

乌桓、鲜卑归顺汉朝后,威镇四夷,其效如此。

现在天赐良机,北匈奴内部纷争;

南匈奴主动请求倾国出动,征伐北虏,以夷制夷,国家之利,应予准奏”。

耿秉并表示愿为国家效命。

窦太后赞同耿秉之议,但尚书宋意却反对耿秉的建议。

认为夷狄反复无常,在其力量强时即侵凌弱者。

自汉兴以来,国家数度征伐匈奴,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但自鲜卑归顺以后,斩获匈奴万数,夷虏相攻,汉坐享大功,且未费一兵一卒。

如若听信南匈奴之策,让其吞并北匈奴,则鲜卑人必然受到限制。

鲜卑外不能侵掠匈奴,内不能向汉朝请功,必然侵掠汉边境。

窦太后经过抉择,决意按耿秉议,发兵进击北匈奴,但同时也采纳宋意之议,不使南北匈奴合并为一国,以利分而治之。

东汉三公九卿得知太后决意进兵,一齐向太后进谏,力图阻止此次征战,被窦太后回绝,决心以窦宪为车骑将军,统率汉匈联军出征。

汉军第二次征匈奴战役,从部队的编成到作战目标,都进行了详尽的策划和周密准备。

汉军决定发北军五校之军:步兵、长水、射声、屯骑、越骑,出动黎阳营、雍营之军;

调发缘边12郡的精骑(云中、定襄、雁门、代郡、朔方、五原、上郡、西河、安定、北地、渔阳、上谷郡);

选拔边境郡县的鲜卑、乌桓等羌胡骑兵;

此外还有南匈奴之精锐骑兵。

东汉将这些骑兵编组为三路大军,分别向北匈奴进军,约期会师于阿尔泰山东脉及蒙古戈壁,以期歼灭北单于之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水源王封州王一步一音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无敌万岁爷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紫鸾记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