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他们不走这边啦……”
红袖闻言拉起帘子向外张望,果然见对方郁亲王的仪仗队折了一下,朝旁边的小巷子逶迤而去。
“他这是在给我让道么?”郑丹盈偷偷地想,还是说他看到我给他让道,所以投桃报李?
郑丹盈心里莫名觉得美滋滋的。
其实在回去的路上,莫邪也在纳闷郑丹盈为何主动给王爷让道,难道是今天湖上的短暂相处让她改变了主意?说句实在的,郑氏的门第是够的,郑女郎长得也美,做王妃那是完全够资格……可是吧,这郑家干的事儿,不提也罢!
莫邪忽然还有一种担心,王爷为何好端端地要改道啊?这可以解释为敬而远之,也可以解释为变相让道的呀!
这个问题困扰了莫邪一路,直到王爷给出标准答案:“没你想得那么复杂。本王只是单纯地,不想跟她扯上任何关系,多一丁点交集。”
仅此!
郭府上。
郭薇雨喜气洋洋地踏进自家小院,却发现台阶上乌压压站着好几个丫鬟婆子,垂花门上的帘子半卷着,里面隐约可见郭夫人端坐的身影。
之前提过,郭薇雨是庶出,生母十分卑贱。郭薇雨出生后不久,就被抱到正室郭夫人名下养着,说是郭夫人抚养,其实也就是将她圈在自己眼皮底下,多拨了两个使唤的看着。
“阿母。”郭薇雨脸上的喜气渐渐褪去,深吸了一口气,进门请安。
郭夫人理了理雪青色绣牡丹纹样的袖子,头上的金钗随着她的动作轻晃了一下,声音透着水一样的沉静,水一样的冰凉:“回来了。”
“回阿母,女儿今天——”
“我都知道了,还算争气。”
“多谢阿母夸奖,女儿以后会更加努力。”
郭夫人斜瞟了她一眼,嘴角弯起一个嘲讽的弧度:“听说你又去缠着人家卫太尉家的公子了?”
“女儿不敢……”春寒未褪,郭薇雨额头上却开始冒汗。
“其实也没什么。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是么?”郭夫人勾了勾嘴角,意有所指地道。
郭薇雨咬着腮帮子,低声道:“阿母教训得是。不知阿母大驾光临,有何指教?”
“你说呢?”
“阿母……”郭薇雨蹙了下眉间,脑海里飞快地搜索着,这时,郭夫人旁边的陪房提醒了一句:“听说今天出了点意外?”
“桥断了!”郭薇雨立马醒悟过来,脸上堆笑对郭夫人道:“阿母,今天女儿在湖边无意间看到一幕,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郭夫人微微抬了下眉。
郭薇雨受了鼓励,三言两语,将郑丹盈和郁亲王同乘一艘画舫游湖的场景添油加醋地汇报了一遍。
郭夫人当时没什么反应,回去后,立马就派人写了封信呈上宫里。第二日,郭太后下旨召她进宫。
郭夫人与太后在圣母殿后面的暖坞里闲谈,慢慢地就将话题转移到郁亲王身上,郭夫人叹了口气。在郭太后追问下,她将二人亲密游湖的事透露了一遍,郭太后半响不语。
“但愿是我多心了,姑母。说起郁王爷,还是您老人家仁慈,多少次不惜拗着皇上也要为他说话……可这人心隔肚皮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郭夫人心里并不大赞成太后对郁亲王的照顾,只是不敢说出来而已。
“怕是个误会吧?哀家看盈儿那孩子不像个阳奉阴违的,再说老二跟郑家那是水火不相容,又或是旁人造谣?”
“姑母的话不无道理。俗话说‘没事常思有事’,郁王爷眨眼也快十七了吧?所谓防微杜渐,早点指婚也早点定心,年轻人的心思说不准,可惜我郭氏一门近几年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女孩儿……”
郭夫人言下之意,想让太后出面,给郁亲王和郑氏都各自定一门婚约,也好借此机会拉拢人心。
郭太后点点头,又有些犯愁:“盈儿上头还有三个哥哥尚且没有婚配,如果要挨个赐婚的话,猴年马月才能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