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几年做商业地产,除非自己做的很烂,不然基本上问题都不是很大。
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而已。
这个年段和前世对比想投资实体的人愿望真的是天差地别。
不管是在市区沿街的商铺还是专业的市场,基本上都可以做的很好。
不一定说赚了多少,或者说涨了多少,至少亏本是很少的。
所以在这几年后面几年,基本上是商业地产的黄金时期。
全国也诞生了很多很多的商业地产公司。
不敢说100%都成功,那至少基本上在这个行业成功的几率都很高。
反正根据陈年前世的回忆,自己身边的人干这个行业的,亏本的也有,但是大部分都能够做的起来。
像那种做的倾家荡产的,要么自己的规划、商业计划有问题,要么就是政策上没有处理好。
只要稍微把自己的行业、商铺的种类、业态等,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建设,然后再跟上面把一些政策问题处理一下,基本上干亏的几率都不大。
陈年还有另外一个比较大的打算。
就是以后如果工业地产做起来了,很多企业入驻投产,里面肯定需要一些配套的商业。
这个配套的商业做起来肯定就没有专业的商业那么复杂。
因为自己前面就想过。
工业园区里面有产业工人,上下游供应商等等。
可以说是自带流量。
也是只要把业态布局好,基本上就很好做。
再加上万川集团的支持,那就更加的水到渠成。
如果工业项目达到达到一定数量,内部肯定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商业公司,负责园区配套商业的管理。
这一块也是一个很大的商业机会。
这个比工业地产来说,虽然规模小了一点,但这个是一个细水长流的商业机会。
工业厂房是一次性卖给业主之后,那后面基本上就交给业主自主运营,产权也是业主的。
但商业部分不一样,自己可以自持。
自持部分自己公司可以专门做一些专业第三方服务公司。
大部分还是出租给外面的商户。
陈年又从商业想到了住宅。
既然一个园区有商业,那肯定有住宅。
在工业园区面的住宅肯定不是商品房,而是企业配套的宿舍。
不知道现在政府有没有出台这一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筑面积比例等。
这个操作应该不难,如果现在政府有现成的,关于厂房和宿舍面积比例的法律法规,那就根据现有的执行。
如果没有的话,自己还可以写一份报告上去。
因为无形当中在一个工业项目里面,就包含了工业厂房、工人宿舍、商业等等。
陈年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像是做了一个房地产的全行业。
想想都很带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