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垣星有人吗?这里的人指的不是外星人,而是从地源星过去的太空移民。
答案是肯定的,至少曾经有过,并且与月球一样,当初在火垣星也建设了不少的基地堡垒,并被亲切的称之为掩体。
能参与太空建设和太空移民的,若不是顶尖的人才,便是非富即贵,当然也有例外,有些科技巨擎为了树立在广大群众中的形象,也会发上一两个抽奖的名额吸引关注。
名额不多,却基本上是普通人进入太空的唯一机会,因此,每当此时,人们总是趋之若鹜。
据巨擎的宣传资料,太空基地堡垒一般包含三个部分,科研区,生活区,还有一个是打造基础环境的基因库。
什么事打造基础环境的基因库,这就要讲讲,生态环境是由一条条生命组成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而外太空却的便是生态环境。
建造生态环境需要多种生物的反复配合,稍不注意便会再失衡中走向毁灭,人类想要过的安逸而又离不开生态环境的多姿多彩,因此,便有了打造基础环境的基因库。
若是耗尽环境基因库里的基因仍未打造出一个绚丽的生存环境,后果是比较可怕的,月球上基地的移民可以证实这一点。
人能抵得过物理侵袭,在岁月中躺平,但精神的匮乏才是凝视的深渊。
天灾之初,有许多人躲入了月球基地,但结果并不理想,大部分人已经死去,小部分成了疯子,发现他们时,披头散发的,见人就咬,犹如来自地狱的魔鬼。
火垣星近地距离远不如月球月球来的便利,唯一有利的便是发现了水源。
有了水源与阳光,植物便可以生长,动物也可以生存,更重要的是电解水还能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氧气,相比于月球,对那里的移民或许更友好一些。
曾有科学家利把火垣星各项相关条件加入到第二世界的实验模拟器中,对火垣星生命生存概率进行推演。
其推演的结果被科技巨擎雪藏,那位科学家也莫名的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传说是去了火星。
按照数据分析,火垣星确实比月球更占优势,只可惜,成也水,败也水。
火垣星上没有足够的水源,便形成不了足够厚的大气层。
没有足够厚的大气层,就没有稳定的生物环境,那零下两百多度的气温,会杜绝绝大部分来自地源星的生灵。
火垣星与地源星失联了二十余年,不管那里有没有人,随着自小米粒随韩小早入深海断了联系之后,便已注定火那里要热闹一些。
因为白胡老头派遣的机械先驱数月前已经入了外太空,那可是整整数万机甲,他们得到的命令不仅要俘获月陨,若是那里如月球一样,更要清理那里的所有掩体。
甘久英自从意外得道旭龙以后,一直认为,人工智能与机械的结合才是“生命”的新形式,并为这新形式命名为机械之灵。
他认为,无氧的太空,时光的光年,都是对生命的克制,而这些还是看的见,看不见的困难一定更多。而由机械与人工智能组成的新“生命”,更加适应无氧的环境,也能抵住时间的光年。
或许硅基生命是生命进化的方式之一。当然这里还有更激进的想法,这个想法曾从生命科学家谢云攒嘴里说出惊呆了许多世人。
那便是,他认为,人的意识有一天可以与肉体分离,像数据一样寄生在磁盘芯片里。本来人工智能这里有一个无法突破的命题,但自从白十一提出了脑与心的研究,这似乎又有无限的可能。
机械之灵是指人工知能,但不只指人工智能,这些年,身为机械工程师的甘久英,苦心专研了许久,把人与机械相结合了起来。
生病,突发事故,年迈,人体损伤,甚至,有的为了追求更有活力的生命,或去完成更艰难的任务,或被动,或自选,进行了自身躯体的机械化。
火垣星虽比地源星小上许多,但数万机甲(机械之灵)仍不够看,好在当初在建设地下堡垒人类尚属于高度发展的和平时期,因此许多地下堡垒都是有印记可循。或者有着信号源的。
这些信号源依靠太阳供能,能运转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因此寻找起来也不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