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方晴搭班的语文老师是张思乔老师,数学老师是赵书萍老师。
教室里的学生实在太多了,教师们上课维持课堂秩序就要耗费很大的精力。路又太窄,教师上课时很难走下去,后几排的一些学生难免天高皇帝远的作乱,一节课中,整个班级很难有片刻真正的安静,总是乱嘈嘈的,只不过有时声音大有时声音小,有时这片乱,有时那片吵。
张思乔老师说,一想到上课心理就压力山大,我现在去上课真的跟要上杀锅似的。
赵老师说,课总是讲不动,你在讲台上还没转身写一行字下面就乱七八糟一锅响水似的,讲一句训三句,有时一道例题也讲不完一节课就没了,作业也没几个人交。唉,这课本可什么时候能讲完?
不久,张思乔老师的喉咙哑得呵不出话音,赵老师也疲惫不堪,上个课有气无力,学生吵架打架的事件又开始多了起来。
方晴幸亏有猪头肉加持,才没倒下。
那天周一刚到校,两拔家长就找到学校说事。
原来是上周三方晴班的王超和宋凯两个学生吵架,方晴已经进行了处理。谁知道他俩周五下学后又约起架来。
王超说,他打了我,老师只是批评了他,不公平,所以我得打他。
宋凯说,我为什么打你你不知道?我为什么不打别人?
王超说,我骂你你也骂了我,咱扯平了。可你又打了我,我就得再打你
家长认为这与方晴处理不当有关,找到学校领导,要求给个说法。
这次校长倒干脆,直接把派出所叫来,说学校只负责上学期间在校内发生的事,非上学期间的事,学校可以配合工作。
但家长不依,非要学校对此事负责。方晴只得给张思乔老师调了课到政教处说明情况。
联校合并后,宋社中学的教师增加到七十四人,领导层正式任命有十三人。无正式任命的领导如办公室主任,后勤副主任,教务处副主任,政教处副任等,有六人。另有会计两位,安全专干,档案员等人员,团支书因有人在与江主任争,暂仍有江主任兼任。
朱主任不再管后勤和会计事务,成为专职政教主任。但联中调过来的一位张冠堂校长改任为政教副校长。
方晴正在政教处和张冠堂校长和朱主任处理事务。她班的王曼同学又捂着肚子找了过来。
原来张思乔老师因为喉咙嘶哑无法讲课,就让学生上自习。一个女生王曼与一个男生于强吵了起来,张思乔老师让她俩先站在教室后等候下课再处理。
下课后,于强趁乱蹬了王曼一脚就跑着玩去了。
王曼感到肚疼,找到方晴,方晴搁下馍馍先喝汤,赶忙带她去村卫生院检查,倒也没大碍,医生开了点消炎药回来了。
方晴回来批评了于强,让他下午叫家长来赔偿医疗费。王曼的家长知道了此事,赶到了学校,要求带女儿到市里医院检查。方晴只得又调了课,叫上了于强的父亲,上市里去了。
市医院也没检查出什么伤,就让王曼住院观察,需要再交500元住院费。但于强的家长不愿再交,双方争执不下。于强的父亲认为学校也有责任,检查费他掏了,住院费应由学校掏。方晴向学校请示,宋校长说这种开支学校报不了帐,应由学生家长掏。
结果双方一直僵持到下午两点,也未能说出个结果。
下午朱主任来到市医院,让方晴赶紧吃个饭回去上课,下午课调不开了。
方晴哪里有心思吃饭,直接赶回了学校,已上了第二节课。
方晴赶紧跑进教室上课,肚里倒不觉饿了,但浑身酸软无力,喉咙干得感觉呼一口气都是烧的,渴得头都发昏了,却一步也不敢离开教室,只怕还没跑到水管边就又有人打一架。
她就这样勉勉强强上了一节,自已都不知道给学生讲了点啥,后几排的学生吵吵不停也累得懒得说。好不容易熬到下课,赶忙跑到水管边,也顾不上什么形象了,吮住管口,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了个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