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正是国内《那些年》最为火热的时候。
剧组各个成员都在外面累死累活,许恒独自在北美享福,显然很不像话。
更何况月底还有小姑娘的成人礼。
成人礼可不是一般的宴会,这代表着刘艺菲正式成为一名十八岁的大人,一些十八岁以下严禁讨论的话题,十八岁以后也可以开开腔了。
因此,这个成人礼,许恒肯定是不会错过的。
这也就让许恒在北美的行程,安排的颇为紧凑。
来北美的第一周,许恒几乎就待在公司里,跟员工同吃同住,不但将《朱诺》的宣传片剪辑了出来,同时还将《朱诺》的后期制作全部完善,随时可以上映。
在此期间,许恒也跟福克斯谈好了《朱诺》发行问题。
北美这边发行电影,跟国内略有不同。
国内电影一般都是固定分成,明面上是按发行方跟电影公司就是35%,院线是65%,但实际上自02年以后,发行方跟电影公司的分成就默认提升到了38%,
一些知名导演甚至可以跟院线谈到40的分成,就比如张大导演的《英雄》,02年就谈到了40%的分成,再之后更是逐年递增。
而在北美这边除开固定分账、买断式上映之外,最常见的就是阶梯递减模式。
一般来说,上映的首映周内电影公司会拿总票房70%-80%的比例,最高也不超过85%,迪斯尼除外。
迪斯尼的电影,在首映周往往可以拿到80%-90%的比例,甚至首周95%......
此时,院线的收入往往来自于汽水和零食等周边收益。
上映第二周,通常电影公司比例会降到60%-70%,迪斯尼除外......还是可以拿到70%-80%!
上映第三周,通常都降到45%-60%,迪斯尼除外。
第四周以后,通常降到25%-45%,再往后电影公司基本都是拿不低于25%的比例,迪斯尼除外.....
迪斯尼与北美院线有不少霸王条款,其中一条,迪斯尼要求旗下电影收入比例不低于总票房65%。
当然,迪斯尼之所以这么厉害,能办到派拉蒙、福克斯、华纳等电影巨头都办不到的事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的主要营收并非来自电影,而是其旗下的迪斯尼乐园、玩偶等周边以及各大版权税等等。
这些IP衍生的营收,远在电影的发行之上。
再者,迪斯尼在北美有自己的院线,如果院线方不遵守这个条约,他可以直接放弃整条院校。
而对院校来说,没有迪斯尼电影无所谓,但是没有迪斯尼的IP授权,不能交易衍生品,才是院线最大的损失。
许恒当然不可能跟迪斯尼那样霸道,但是福克斯的负责人约翰给他的条件也不算差。
首周75%的分成,第二周63%,第三周48%,再以后就是25%。
而根据罗兰所说,一般的新人导演,跟院线的分成,一般都是68%、60%,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