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得对,”贾政缓缓点头,“靠着这一约束,力学近百年来,一直都是不温不火,时常青黄不接。即使有少数人对它怀有热情,但在追求仕途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因为选择而遭受打压。
“十数年前,力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打击,几乎陷入了绝境,差点一蹶不振。”贾政唏嘘着说道,脸上流露出深深的感慨。
然而,站在一旁的贾蔷却是越听越迷糊。如果力学曾经遭受过如此重大的打击,甚至一度濒临消亡,那么自己选择走力学这一条路,岂不是更加困难重重,甚至可能是一条死路?
贾政自然也看出了贾蔷的困惑和疑虑。
他并不着急解答,而是不紧不慢地端起手中的灵茶,轻轻品了一口,才缓缓开口说道:“但是,这一代力学的掌门人,却是个实实在在的天纵之才。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硬生生地将力学从衰败的边缘拉回,甚至提升到了与两派并肩的地位。”
说到这里,贾政深深地看了贾蔷一眼,继续说道:“当然,这位掌门人在革故鼎新的同时,也立下了严格的规矩。他规定,只有那些武道天赋惊人之辈,才有资格踏入力学的大门。”
此时,贾蔷才是恍然大悟,为什么贾政说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蔷哥儿,如果你真的有足够的武道天赋,并且能够通过科举,获得文位,那么你可以尝试加入力学这一流派。”
贾政感慨连连,他由于非科甲正途出身,一直不被理学与心学两大流派接纳,一直郁郁不得志,力学更是和他不搭边。
他不想要这种不幸再次降临到其他后辈身上,因此苦思冥想,才想出了这么一条路子。
“但这一切,”贾政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都建立在你足够优秀的基础之上,蔷哥儿。你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贾蔷缓缓起身,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庄重,郑重地向贾政行礼,表达着对长辈的尊敬与感激。
贾政则捋着胡须,微微点头以回应,眼中闪烁着赞许。
他原本对贾府的后辈子弟感到失望,认为他们已经堕落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自己的儿子宝玉,性格顽劣,极度厌恶读书,最喜欢在内宅与女眷们厮混在一起;贾蓉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显然不能担当大任;而贾琏虽然帮忙料理家务,但风流倜傥、多情善感,对读书谋官毫无兴趣,也难以承担起家族的重任。
然而,此刻看到出了个如此龙驹凤雏,贾政感到无比欣慰。
“上天还是眷顾贾家的!”他感慨地想着,作为荣国府乃至整个贾府对外的话事人,他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压力。
此刻看到后继有人,可能能够担当起家族的未来,他怎能不感到由衷的高兴?
当然,这一切,都是要在贾蔷的确是有如此天资的基础上,但此刻,贾政有种预感,他的选择不会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