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牛于是领着常生,从南城墙路到村东的杨树林里耍了半天。
其实与其说耍了半天,不如说叨拉了半天。
从这天开始,常生和张二牛几乎每天都在一起耍,一起叨拉。
两个人总有叨拉不完的话,不管是正经的还是不正经,有用的还是没用的,想说甚就说甚。
他们两个叨拉话,投机的时候多,不卯(不相合)的时候不多,虽然也争论,但是很少恼,偶尔恼了,一会儿就和好了。
常生一连七八天,跟着张二牛闲逛,闲叨拉,把村外的树林和村里的大小街道几乎跑遍了,对村里的了解自然也就日益增多。
由于常生不愿多接触人,张二牛就依照他的意愿,尽量到没人或人少的地方耍,偶尔碰到人,也是尽量少说话。
张二牛本爱到人多的地方,且好多说几句,常生非常清楚。
他觉着不能总是按自己的意愿躲避人,不见人,遂主动跟张二牛说以后就不要再躲人了。
张二牛于是领到大场面里看碾场,看收场,看扬场,看扇粮,看起粮,到饲养院里看拴马、看套车,到豆腐坊里看做豆腐,还到户家看木匠做家具,看画匠画炕围……
常生不论到哪看,都觉着新鲜,只是他分明感到,不论到哪,总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认识的不用说,就是那些不认识的,一旦跟张二牛问清楚以后,看他的眼神立即就不一样了,而且往往会议论起来。
人们议论他的时候,大多声音很低,尽量不让他听见,令他很别扭,而那些扯开嗓门说他爷爷如何如何的,不论说好还是说赖,他都不想听。
常生虽然不再躲人,但是为了避免看见艾玉,他和张二牛没去戏场耍。
他在大街上迎头碰见过本家的几个常家长辈和同辈,都是他主动上前打招呼,没一个像李青青、李莲莲那么热情的,甚至连彭亮也不如。
他隐隐感到,这与他爷爷有关。
白天,他跟张二牛闲逛之外,还会帮他二大爷打扫屋子、打扫院子或者抱个柴、烧个火。到了晚上,除了看小说就是看小说,从未间断过。
张二牛有一次晚上来叫常生出去串门子,常生不大愿意,二大爷也不让出去,张二牛也就没想望了。
他始终没忘米老师对他的嘱咐,始终保持着爱看书的好习惯,只是村里的见闻,他觉得没有值得写的,故一直没写。
他已经把《战斗的青春》看了一遍,又开始看第二遍了。这部小说深深地打动了他,为他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小说里的许凤和李铁,是他打心眼儿里敬慕的英雄。他为这两个英雄的牺牲心痛得流泪。
他希望许凤和李铁在迎来胜利的那一天,很多人都来参加他们的婚礼,祝贺他们,可是小说的结局令他十分悲伤。
因为专注于读书,他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白天在现实世界,晚上便进入小说所描绘的世界里。
他自觉不自觉地以小说中的人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相对应,虽然环境不同,人们所做的事情不同,但在他的脑海中,仿佛书中的某某就是生活中的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