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声音不算太大,却吐字清晰,李天秀基本听清了这首小令的内容,是北宋王禹偁的《点绛唇》。
李天秀称赞:“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随后,继续驻足欣赏起来,为了不被打扰,还特意吩咐其他人不要跟来,又独自往湖岸突出处走了一段距离。
这时,小船离得稍近,隐约看到船上有两名女子,一立一坐,坐者划船,立船头者一袭青色罗纱,上杉下裙,衣袂飘飘、身姿绰约,恍如秋菊披霜,静若松生空谷。
李天秀不由大声喊话:“姑娘是大自然之精灵乎!可否告知在下姑娘芳名住址?”
船上二女仿佛受到了惊扰,似有一声惊忽,然后又窃窃私语,也不答话。
只见坐着划船的女子头梳双髻,穿直领对襟紧身窄袖,袍长及膝,向着青罗纱裙女子发话道:
“小姐,岸边有一年轻书生喊话,许是被你歌声迷住了,奴奴看这书生袍袖翩翩,模样亦俊俏得紧,你为何不理他呀?”
“小竹又调皮了,你给我老实划船吧,我说往哪划就往哪划,哪有一上来就打听女子姓名住址的,一副登徒子作派,理他做甚。”青衣女子答道。
“这可是小姐你说的,看奴奴戏耍那书生一回。”
“小竹且慢……”青衣少女慢字还未出口,名叫小竹的女使便已开口喊话:“兀那书生,可是觉得我家小姐歌声动听,如林籁泉韵尔?”
“正是如此,你家小姐歌声婉转动听,歌声一入耳便把吾给迷住了。”
小竹心想,这话听着真肉麻啊,但还是鼓起勇气回答:
“我家小姐姓宋,闺名不能透露,住址也不会告诉你。你不是夸我家小姐是精灵吗,精灵都住在山水之间,你到湖周围慢慢去寻吧。若是心诚,找上十天半月说不定就能找到。”
说完名叫小竹的仕女便划动着小船向着湖中驶去。
“二位姑娘且慢,吾乃李天秀,字颖宝,暂居许州城西,姑娘能否稍等片刻,吾还有话想说。”
眼见着小船划远了,李天秀不禁婉惜:也不知是哪家大户人家小姐,古代这世俗规矩可真害人。穿越这么多天,我好不容易遇到一位优秀的女子,却连上门拜访的机会都问不到。只知道一姓氏,这要如何去寻,关键是我根本没有这个时间啊。
他只好大喊一声算是最后的倔强:“二位姑娘若不会水,游湖时定要注意安全,在湖中落了水他人可不好搭救!”
“小竹你坏,怎能如此戏弄人家,他在湖边怎么可能找得到我们,我们闺阁女子平常都在家中,外人又如何可能得见。这人心思其实不坏,还提醒我们注意安全呢。”青衣女子在旁边念叨。
“小姐,你后悔了!那要不要奴奴调转船头,去把住址告知那李书生?”
“还是不要了,若有缘也许自会再见。”青衣女子说完便沉默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过一会她又唱起一曲《鹧鸪天》: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望着湖中小船渐渐远去,佳人的影子变得逐渐模糊,李天秀终于跺了跺脚,回身叫上李宝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