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就进入1994年1月13日的时候,彭诚接到徐明辉的电话。说是华纳要与他谈飞碟之事,时间是1月16日。
1月15日,彭诚出现在了香江。
早在89年的时候,彭诚就开始对飞碟下手了,历时5年,他手上已有飞碟38%的股份,除了从股市上收购,其余的是从几个股东手中高价买来的。飞碟如今除了20%的股分在飞碟的创始人吴楚汉手中。彭诚38%,成了飞碟唱片的第一大股东,华纳25%是第二大股东,创始吴楚汉成了第三大股东,另17%流通股在众多股民手中,因为过去一年彭诚大肆吸纳飞碟股份,使飞碟股价飞涨,那里还看不出是有人在收购飞碟,当然捂在怀里等高价了。
彭诚之所以要买飞碟唱片主要是看中他的渠道、创作团队以及上千首歌的版权。虽然唱片公司会在2000年后随着网络的崛起而慢慢地衰落,但至少在90年代还是有市场的,买下它即可以很好地在歌坛有所建树,上千首歌在互联网时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说港台唱片公司不少,除了飞碟还有滚石,上华、宝丽金、福某、华星等,谁让飞碟股权分散,人多心不齐,容易下手,正因为如此,华纳才向它下手的。彭诚在前世的时候从网上知道华纳买飞碟的原因以及经过。
现在的华纳,准确说叫做时代华纳集团,旗下拥有一堆子公司,华纳兄弟影业、华纳唱片、时代杂志、财富杂志、有线电视新闻网、NBC电视台等等大大小小几十家企业。
同为子公司,华纳兄弟影业与华纳唱片之间的关系,又是控股关系。
早在1930年,华纳影成立的时候,就收购了第一家唱片公司,就是之后的华纳唱片,其目的是让电影公司拍电影的时候能够免费或低价使用歌曲资源。此后的几十年,华纳又先后收购了数十家唱片公司,包括法国、德国、芬兰、英国、日本、东南亚,以及宝岛的飞碟,统统并入华纳唱片。
买唱片公司是华纳的经常性操作,他们压根不打算把买回来的唱片公司经营好,完全是为华纳兄弟影业免费使用歌曲做服务。华纳影业拍电影,少不了需要使用华语歌曲。由于历史原因,华语乐坛和影坛的风向标,也即是评判标准,从70年代以来就掌握在宝岛企业的手里。乐坛这一块,形成了滚石、飞碟、宝丽金三巨头吃掉九成市场份额的格局。宝丽金是英国企业,华纳吃不动。滚石的股份全资掌控在段氏兄弟手里,人家打死不卖公司,华纳一点办法都没有。于是华纳的战略是干掉飞碟,他们取而代之。
彭诚知道华纳最想要的是从1983年创立以来积累的歌曲资源。因此他才有把握从华纳这个巨无霸手中买他手中的飞碟股份。
半岛酒店的商务房中。华纳方面来的是马洛斯以及他的助理和秘书。吉利这边是彭诚和徐明辉及律师。
“你好,马洛斯先生,欢迎来到美丽的香江。我是彭诚,很高兴见到你。”彭诚的英语虽然说还不是那么专业,但一般的日常用语还是能说的。
“就是你要从我们华纳手中购买飞碟的股份?”马洛斯傲慢地道。显然他是不太看得起眼前这个黄色人种。
“不错,就是我。我知道你在台岛做的事,也知道你们已经拥有飞碟25%的股份,还有20%在吴楚汉手,此外还还有17%的流通股。我是飞碟的第一大股东,华纳是第二大股东。我手下有一家娱乐公司,我需要飞碟的发行渠道。”
“你觉得你能从华纳手中拿到飞碟股份?凭什么?”马洛斯轻蔑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