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赛季穆里尼奥如果能够不出意外带领蓝黑军团豪取三冠王的话,那他们几个也算是走了大运了。
AC米兰走了个迭戈,又来了个甘索,反正保持了巴西人守恒。
除了迭戈之后还有帕托,希望他们在新的赛季能够努力训练,不要被罗纳尔迪尼奥影响吧。
德甲那边,拜仁慕尼黑刚刚用打破队史转会费记录的高价从皇马买来了法国球星里贝里。
新的主教练范加尔在上任之后,已经和克罗斯的经纪人路易斯打电话沟通过了。
荷兰人表示新赛季克罗斯在拜仁将会是重要的一员,不用担心出场时间的问题。
路易斯也只能暂且信任范加尔一下了。
克洛普执教的多特蒙德队中也有莱万多夫斯基和格策两名球员。
至于罗伊斯,路易斯倒是有些帮他提前回归“大黄蜂”,可惜多特蒙德高层哪怕看到了他在艾伦的表现,也无动于衷。
没有办法,罗伊斯还是只能以一百万欧元的身价转会加盟门兴格拉德巴赫。
可能只有等罗伊斯在德甲也打出风采之后,多特蒙德才会考虑将这个自家孩子重新带回威斯特法伦吧。
比利时的两个年轻人,德布劳内在亨克,卢卡库在安德莱赫特,他们想要去到更大的球队,还需要拿出更具有含金量的成绩单。
然后恒太的三个人,哈梅斯-罗德里格斯、奥巴梅杨和奥塔门迪,正踢着华超呢。
他们凭借着出色的表现深受华国球迷喜爱,连带着他们三个的经纪人路易斯也再次在华国提高了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后就是在巴西的那些了,一个个都还不满十八岁,就算实力够了,想离开巴西去国外踢球也不被允许。
内马尔、库蒂尼奥、达尼洛、卢卡斯-莫拉、卡塞米罗,反正最低也是日后巴西国家队水平的球员。
低于这个级别的路易斯看都不会看上一眼。
暂时就这四十八个球员,其实已经不少了。
后面再签球员,路易斯不会那么随意,刚好碰上了就签一下,还是要有一定的标准。
不然反而拉低了他“第一经纪人”的档次。
除了经纪业务以外,路易斯的那个足球网站也是发展态势良好。
欧洲的球迷,或者说全世界的球迷乃至一些足球相关的从业者是需要这样一个网站的。
只不过之前没有人搞,路易斯站出来了,仅此而已。
并不能说明路易斯有多厉害,或是负责AFootball运营的皮埃尔能力有多强,只不过是刚好抓住了机会。
现在世界各地的球迷,已经习惯了在没事的时候刷一刷AFootball,看看上面的最新足坛咨询。
在贴吧和支持同一支球队的球迷一起“批判”自家的球员和主教练,一起谩骂对手、裁判。
当地没有俱乐部专卖店的,也渐渐学会了网购,尽管欧洲一些偏远地区货送不到家门口,配送时间也有可能长达十天半个月。
但网站上的网购盈利就已经足够维持运营了。
另外广告业务也陆续上线,在路易斯的要求下,不管什么广告都不能影响到用户体验。
在工作人员的精心设计下,一些广告甚至巧妙的融入到了网页的内容当中。
所以并没有因此导致用户数量减少。
当然了,他们就算不喜欢想找个替代的地方都找不到啊,全网仅此一家,独一无二。
在路易斯的网站做起来之后,不是没有想要跟风的。
只可惜一步慢步步慢,一家家没有融到首轮就相继倒闭。
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可没有一个像路易斯这样长袖善舞,和欧洲各大俱乐部、媒体朋友都保持良好关系的创始人。
更没有路易斯这超越时光,能规避很多弯路的视野。
有了AFootball的珠玉在前,那些烂七八糟还不成规模就开始大面积投放广告着急变现的垃圾小网站经营不下去才是正常的。
在今年夏天这个转会窗,路易斯的网站借助迪马济奥等媒体人,不间断的发布那些重磅转会的消息。
所有关注这些的球迷得以即时获取转会最新的进展。
特别是C罗的转会,前前后后光是迪马济奥一个账号就至少发布了四十多条相关的讯息。
这也给AFootball带来了一大笔相当可观的流量。
“考虑上市吗?”
时至今日,路易斯也不得不将上市的事情提上日程了。
就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脸书的全球注册用户突破三亿大关,他们也成为了仅次于Google、微软和雅虎的全球第四大网站。
AFootball自然是不可能和脸书比用户数量,哪怕将华国的特供版注册用户也加上,目前也只有不到一亿的用户。
但说实话,如果出个新的社交平台,脸书的用户随时可能会抛弃脸书拥抱新的更有趣的新平台。
但AFootball不一样,这里的用户都是死忠用户,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足球这一细分领域里也不太可能出现什么像样的竞争对手。
对于喜欢足球的网友来说,AFootball在今后的很多年都是无可替代的。
所以路易斯对于网站的上市很有信心,就是不知道投资人是怎么看的。
所以去哪里上市?
首选自然是美国,路易斯也想过去纳斯达克敲钟。
可是美国人真的能明白足球的意义,能正确评估AFootball的价值吗?
但是伦敦证券交易,说实话现在真的不太行。
“要找承销商和保荐人吗?”
足球,路易斯还算了解,上市,他是真的不太清楚。
算了,这些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路易斯就不管那么多了。
英国伦敦,路易斯在绿茵场上,看到了一个跑步姿势略显怪异的黑人球员。
他就是路易斯此行的目标,斯特林。
1994年12月08日,拉希姆-斯特林出生于牙买加金斯敦的一个小岛。
那里深陷在黑帮斗争的动荡之中,社会秩序混乱不堪,枪战都经常发生。
斯特林的父母都是牙买加人,母亲纳丁-克拉克以前是牙买加国家田径队的一名运动员。
斯特林那古怪的跑步动作正是来自于对他母亲的模仿。
尽管他继承了母亲出色的跑步天赋,但斯特林并没有走上田径这条道路。
受到周边一些球迷的影响,斯特林在不到两岁的时候就和足球结下了不解之缘。
足球成了小斯特林最感兴趣的运动,只是因为家境贫寒,父母甚至都没有钱为斯特林买一个属于他的足球。
虽然家徒四壁,但是自从斯特林出生后,他的父母还是竭尽所能为他提供一个相对安稳的生活环境。
他们努力工作攒钱,希望未来能够送斯特林上所好点的学校,改变自己的命运。
很遗憾的是,这样充满温馨的生活仅仅维系了短短两年。
斯特林两岁那年,父亲遭人枪杀而不幸离世,这让他本就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克拉克发现,即便自己拼尽全力,也很难供得起子女读书成人。
在艰难的现实面前,斯特林的母亲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她毅然决定远赴英国求学,再找机会把斯特林也接过去。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的确改变了他们一家人的命运。
当时的斯特林并不能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自他记事起,就一直跟着奶奶一起生活。
每当看见其他孩子在母亲的关怀下成长时,斯特林难免会有些失落。在这段岁月中唯有足球,成为了斯特林心灵上的慰藉。
就算大雨倾盆,斯特林第一时间想的也不是躲雨,而是带着小伙伴们跑到外面的水坑里踢球。
那段日子虽然孤单,但却加深了斯特林对足球的热爱。
五岁那年,斯特林和姐姐才终于得以跨越重洋前往英国和母亲团聚。
但那时的克拉克在工作上连连碰壁,只能带着两个孩子打零工赚钱补贴家用。
据斯特林回忆,他从五岁开始就经常要帮着母亲做事,有时是洗床单,有时甚至是刷马桶。
来到英国的前几年,斯特林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
他们住在伦敦脏乱差的郊区,常常因为交不起房租而被迫搬家。
长期居无定所的经历让年幼的斯特林就立下决心,以后赚钱了除了要给自己买房,一定要给母亲和姐姐也买下属于自己的房子。
和很多黑人球员一样,学习才是最让他们头疼的事情。
在学校里斯特林经常上课走神、逃课出去踢球、打架斗殴,很快就成为了别人眼里的“问题少年”,学校也一度将他劝退。
为了挽救斯特林,母亲纳丁将他送到了伦敦的问题少年学校。
后来在克里夫-埃灵顿的帮助下,斯特林开始接触到更加正规的足球训练。
从这时起,斯特林开始改掉自己的坏习惯,远离那些坏孩子,积极参与各类足球训练营。
接着更是来到温布利大球场旁边的方舟埃尔文学院,和一群高中生一起踢球。
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斯特林和教练一起前往温布利大球场的施工现场。
亲眼目睹了这座宏伟建筑拔地而起,斯特林暗暗下定决心,迟早有一天,他要在这里代表英格兰出战。
在无数个挥洒汗水的日日夜夜过后,斯特林进一步展现了自己的足球天赋。
除了遗传自父母的速度和耐力,他在技术和战术理解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十岁那年,斯特林收到了来自阿森纳的橄榄枝。
“当阿森纳想要签下我的时候,我当然想要去加盟,那可是伦敦最大的球队,所以我跑去告诉我的小伙伴们,我就要去阿森纳啦!”
然而当斯特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的母亲时,却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斯特林的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子有着出色的天赋,但在人才济济的阿森纳,他的天赋还不足以让他得到太多的机会。
克拉克语重心长地对斯特林说:
“我爱着你,但我觉得你并不应该去阿森纳······
如果你去那里,将会有五十个和你一样优秀的球员,你在那里的存在感可能只是一个印上号码的阿森纳球衣罢了,你需要去一支可以打上比赛的球队。”
斯特林要感谢自己有这样一个头脑清醒的母亲。
最终他没有选择阿森纳,而是加入了女王公园巡游者的青训梯队。
为了让斯特林能够更好的训练,母亲和姐姐也付出了很多。
由于斯特林一家住在伦敦郊区,距离希斯罗的训练场太远,所以克拉克经常让姐姐带着斯特林去训练。
当时他们从家里去希斯罗要转三趟公交车,斯特林和姐姐每天下午三点一刻就要出发,直到晚上十一点多才能回到家中。
当斯特林在俱乐部参加训练时,他的姐姐就独自坐在楼上的咖啡厅等到他结束然后再陪他回家。
这种情况周而复始,一直持续了好几年。
想象一下一个才17岁的女孩每天都要为她的弟弟做这些事情,所以日后斯特林会送一套房子给姐姐做生日礼物也就非常的合理了。
最起码说明斯特林本质不坏,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到今年,十五岁都还不到的斯特林已经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得到了曼联、利物浦、切尔西、阿森纳等多家英超豪门的关注。
然而当路易斯看到英国当地经纪公司影响体育管理公司的两名王牌经纪人罗博-塞加尔和艾迪-沃德正和QPR的工作人员相谈甚欢的时候,心中闪过了这样的念头。
我可能来晚了一步?斯特林不是才十四岁吗,要不要下手这么早?
既然如此,那么路易斯也就不在这里等斯特林结束训练了,他准备直接循着此前搜集到的资料,去找斯特林的母亲!
因为他知道斯特林很听自己母亲的意见,不管他日后做了什么很难评价的事情,但他真的是个听妈妈话的乖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