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王大山找到孟庆父子。
提出他的想法,并拿出20个招聘名额。
对王大山的提议,孟庆思考一阵,觉得可行。
“孟叔,明天希望你再召集一次,我想好好和他们谈谈。”
“好!”
第二天,孟庆把小孟楼的一部分人召集到村委会,这一次由王大山出面。
众人坐下后,每个人各怀心思。
“孟支书,这次来又是什么事?”宋瘸子点着一根旱烟说道。
“就是,如果还是租地的事情,免谈!”黄海也是一脸不耐。
孟庆看了一眼众人。
“各位乡亲父老,这次召集大家来,是大山有新的想法和你们沟通。”
众人闻言,纷纷看向王大山。
王大山清了一下嗓子。
“各位,上次是我考虑不周,很多东西没顾及到。”
“这次我提出一个新方案,大家看看怎么样!”
王大山把租地后,会和他们签署劳动协议,让他们工作的方案讲了出来。
等他说完,现场一片安静。
众人都在消化这个信息,思考这件事是否划得来。
对于王大山给出200的月薪,有人心动,觉得这样相当于一个稳定收入。
有人心中摇摆不定,一时算不清哪种方式划算。
也有人心中抵触。
觉得放着好好的种地,给王大山打工,还要看他的脸色行事。
这在旧社会,不就是妥妥的长工!
于是,有人提出不满。
“王大山,这都什么年代了,你还要搞地主这一套?”
黄海的话让王大山眉头一皱。
“黄哥,这不是地主,是劳动合同,受劳动法保护!”
“我管你劳什子法,说白点不就是给你做长工!”
下面一些人听到这个长工说辞,纷纷认同。
看着这一幕,王大山一阵头痛。
这年代的人,小农思想太严重,完全没有开放思维。
“我一年种地,一亩可以挣个四千多,你这满打满算就三千六,很多吗?”
黄海对王大山的提议嗤之以鼻。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我不参加,家里还有事,先走了!”
说罢,黄海和孟庆打声招呼,起身就走。
见状,有些人起身准备离开。
但还是有人留在原地没动。
比如,李二麻子,二愣子,赵老西。
李二麻子本身种地不咋地,平时有点好吃懒做,就仗着一些小聪明赚点小钱贴补家用。
二愣子则是有些愣,他不清楚租地是好是坏,只是觉得孟支书没说结束,现在还不能走。
赵老西则就不一样,他自诩小诸葛,也出去外面打过工。
王大山这一套他不怎么抗拒,心中一直在衡量得失。
见几人不说话,李二麻子率先开口。
“大山兄弟,你那个宏图公司进去后会不会很累?”
王大山一听李二麻子的问题,心想这人有戏。
“和农忙差不多,平时养殖蚯蚓,护理薄荷,收获时活多一些。”
“那是不是无论收成多少,这两百块钱每月都是按时发放。”
“对!每月最后一天发当月工资!”
听到这里,李二麻子心中暗暗计算。
自己家有四亩地,如果租给王大山,一年下来是四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