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三国:不坑刘备,从徐州破局开始 > 第62章 东风微与周郎便【求追读、推荐票、月票】

第62章 东风微与周郎便【求追读、推荐票、月票】

周瑜见诸将争论不休,于是和桥蕤转身离开。

“公瑾,这些将军都是跟随左将军一路征战过来的,可有法节制?”桥蕤问道。

“伯父,楚汉相争时,刘邦困于巴蜀以韩信为大将军,时韩信尚未立功绩,何以诸将听命?”刘邦乃当朝太祖高皇帝,直呼名讳乃是大不敬,可连周瑜这样的累世高官的江南世家子弟都直呼刘邦名讳。

“刘邦军随秦制,法令严明,诸将不敢不听。”袁术本就不敬汉室,门生桥蕤怎么能不知,会尽心投靠自然也是心无汉室。

汉室倾颓,可见一斑,袁氏叛逆,久就图谋,江东离心,早有征兆。

周瑜摇头。“那是因为他们信刘邦,怕刘邦。”

桥蕤思索了一番,微微点头,因周瑜确实见解不凡,总能有非凡见解。

“命韩信为大将军是因为刘邦信萧何。”桥蕤说道,显然他很高兴袁术能信自己,虽然刚刚袁术就敲打了他一番,但他也不放在心上。

“也是刘帮要诸将信服韩信。”周瑜停下来,扭头看着桥蕤,“伯父觉得将军希望诸将信服我吗?”

桥蕤迟疑了,心道,周郎真是不世之才,眼光毒辣,但还是不能说真话。

“那是自然,不然何以召你前来,以你代将军左司马?”

周瑜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若伯父在战事顺利时,向将军推荐晚辈,自是无忧,可如今豫州尽失,扬州见祸...”

“公瑾无忧,将军任侠恣意,绝非多疑之人!”桥蕤信誓旦旦地说道。

“当真?”周瑜本想举出当年讨董时袁术担心孙坚做大难制而断其粮草之事,但觉得不信之人说再多也不信,便不再多说。

“周瑜年幼,还望伯父往曲阿前,再见一次左将军,明言周瑜制不得这些骄兵悍将,需将军坐镇,周瑜辅之尚可。”

“那公瑾方才为何不提?”

周瑜嘴角微弯,“我若当面提出逼主公答应,岂不是违了主公爱才举才之心?”

桥蕤听懂了周瑜的弦外之音。

“公瑾之英才,远不止战场之上啊!”桥蕤不禁感慨。

“还有婚约之事,瑜愿稍晚数年,也望伯父往曲阿,同样告知伯符。”

周瑜这话一出,桥蕤更是感慨,朝周瑜抱拳致礼,如今正处猜疑之地,这婚事没有袁术再度首肯,怕是成不了了。

但周瑜并不这么想。

“公瑾先行一步,我这就前往袁府拜见主公,来日功成,再来拜贺。”

“谢伯父!”周瑜郑重地弓腰送别桥蕤,脸色凝重。这一仗,胜或败,似乎都于己不利。

但那个近来声名鹊起的糜芳确实让他饶有兴趣。

陈到等人已经渡河来到营寨,糜芳听说了袁术在淮水两头集结水船,估计不日就会攻过来断绝淮水。

早在袁术迟迟陆上兵马不进攻后,糜芳就料想到此番淮水的控制权的重要性,远超自己之前预料。于是就一面命糜伯待陶应收集附近水船,一面根据自己方多为大船商船的特点进行尽可能战船化改造。

糜芳本想将商船改为“拍船”,即在船四周布置大竿头部绑石,两船交汇,利用杠杆原理将绑在竿子上的石块砸向敌船,立刻就能把敌船砸碎。但实际操作后发现,这绝不是这么几天时间能改造完成了,于是只能一面命兵士两千昼夜交替在两岸砍伐树木一部分制作木盾,装于船上,一部分桩入河中,以阻断敌军试图以靠岸。

糜芳上船巡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明狗腿子大夏镇远侯三国凭实力截胡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