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曾听家师言,当日家师提议下扬州攻袁术,玄德公便言及二位将军!”
“哦?玄德公竟知吾兄弟姓名!”
诸葛亮眼睛眨巴眨巴,点了点头。
“玄德公说【袁术冢中枯骨,诸将平庸,皆不足虑,唯恐江东孙郎周郎,此二人世之英才】,但家师听闻却放声大笑,言【不足虑也】!”
周瑜脸上闪过一丝傲气。
孙策听得糜芳如此轻视自己,他性格刚烈,不如周瑜沉稳,因此愠形于色。
“玄德公问家师何故,家师说【若袁术是主公,芳决不敢起觊觎扬州之心】。”
“玄德公不解,家师解释道【袁术所任用者,皆为袁氏故吏亲近者,非因才而举。孙郎屡有大功,却袁术数次许诺而失信,用而惮之;周郎年幼,其叔父虽是故吏却不为袁术所喜,故而芳料定此二人必不能为袁术所用!】如此,玄德公才同意家师南下扬州!”
孙策和周瑜听得这般解释,年轻气盛的二人才不再生气。
“后决战前夕,家师悬兵淮南,听闻袁术命周将军为将,玄德公为免家师犯险,催促家师退兵。”
“但家师见水军仓促奔来,不似善用兵之举,料想此必为袁术命令,便推断袁术虽任周将军,但必不会如玄德公之于家师那般委之以决断之权,故而不退,终一战功成,遂克寿春。”
孙策转头看向周瑜,之前听周瑜提及:当时袁术虽命周瑜代行左司马之职,节制诸将,却越过周瑜,直接下令淮河水军先进攻,打乱了周瑜既定的作战计划,后来干脆直接将周瑜丢到一边,盲目开战,以致大败,和诸葛亮说的【水军仓促奔来】正对得上。
孙策心中冷笑,袁术今日实在是咎由自取。
其实上面这些事情,不完全是糜芳说过的,大多是糜芳和刘备向诸葛亮谈及寿春之战的来龙去脉,诸葛亮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消化加工】了,但也非得有超群的信息处理能力才能做到了。
“此番家师命亮前来,正是感念二位将军之才。家师曾言【若无取寿春败袁术之战,不出数年,孙周二位将军定会平定江东以自立,谋图霸业】”
这话确实是糜芳搂着诸葛亮睡觉的时候说的!
历史上,只需要再有半年(196年中),孙策就能完全平定江东了。再过半年后(197年袁术称帝),孙策趁机与袁术断绝,据江东吴郡、会稽郡(扬州大郡,占了扬州三分之一的地盘)、南昌郡(197年刘繇病死于豫章郡,孙策夺得豫章郡)三郡自立。
孙策和周瑜听诸葛亮这么说,两人不过二十岁少年,表情管理的功夫还不及天赋异禀、却经历丰富的刘备十分之一,因此神情大变。
纷纷心想,“这糜芳不但善用兵,更能看穿人心!”
孙策当然嘴上不能承认,“策所愿者,不过报父仇耳,无作他念!”
诸葛亮也不反驳,“家师还说【若使二位将军全据江东,则江东就一时难平了!故而为长远计,极力劝说玄德公急下扬州,一来破除袁术对徐州之威胁,二来,断绝二位将军据长江自立之念头!】”
这句话比上一句话对孙策和周瑜的震撼更大,孙策之前以为糜芳南下只是巧合。不曾想,全都在糜芳的谋划之中!
此等深谋远虑,实在鬼神难测!
二人竟一时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