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让异人穿楚服拜见华阳夫人,因为她是楚国人,这招很管用,她还给异人取了个名字,子楚。
应该说从一开始,所有的步骤都在我规划里面。
子楚继位,就是秦庄襄王。而我当上了丞相,封为文信侯,他还给了河南洛阳十万户作为我的食邑。这笔买卖的收益甚至超出了我的想象。
一切我都想到了,除了赢政。
很多人说赢政是我儿子,不是的。我可不敢让一个怀有身孕的赵姬去服侍异人,除非我疯了或者异人傻了,很明显我没疯,异人也不傻。何况做生意讲究诚信,别想着偷奸耍滑的,干不长久。
嬴政之所以让我意外,是在十年后,我和他的一次谈话。
这个小子开口就说出灭六国天下一统的话来,这是我毕生所愿啊!关键是这稚子之言,我居然深信不疑,他就是那个带着秦国一统天下的人。
只是他身上戾气太重,不知道是好是坏。
子楚死的时候,把赢政交给我,让他称我仲父,我知道这么大一个秦国,子楚最相信的只能是我。
作为仲父,我责无旁贷地教他。作为丞相,我义无反顾地辅佐他。
想要和得到中间,隔着的是做到,要做到灭六国,就得有压倒一切的力量,不只是军事,还有经济。
简单的说,就是修水利而富农,重工商而富国,招贤能而大治,募良将而兴兵,善言辞而据大义。就是全方位发展,得感谢商君打下的基础,秦国的行动力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一声号令,四方云动。
后来我灭了东周,东周不灭,大秦就无法名正言顺。
都说我好名声,召集了几千门客,是学那战国四公子。以我大秦丞相,秦王仲父之名,还需要靠养门客赚名声吗?
有人说我自身没读过几年书,还非得编《吕氏春秋》,却不知我深意。文化的力量,是真正影响和改变一个社会走向的力量,说高大点就是文化的较量和吞噬。
秦王雄才伟略,我相信他一定能一统天下,只是我肯定看不到那天了,这样一位睥睨六国的君王,怎么会允许有我这个仲父的存在啊,我知道的。
什么嫪毐,什么旧贵族,什么六国。这世上没人可以影响他,只希望这部集我毕生心血的书,能够时时提醒他,慢慢改变他。
世人苦战久矣,大一统势在必行,但当天下合一之时,还是要“兼儒墨,合名法”,实行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让万民休养生息。
《吕氏春秋》里,有我要说的所有话,有大秦春秋万世的秘密。
我的时间差不多了,看着王座上的这个男人,想起十多年前他的豪言壮语,我就是喝毒酒心里也是舒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