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历史名人录 > 第56章 一腔孤勇献于谁,揭秘状元文天祥的人生不归路

第56章 一腔孤勇献于谁,揭秘状元文天祥的人生不归路

大家都说要努力成为第一,因为人们只会记得第一,而不会知道后面还有谁。其实不是的,人们连第一都记不住。

查阅了不少资料,想知道中国古代科举产生了多少状元,答案比较乱,我也不知道该信哪个,但文状元的总数592个的可信度更高些。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个第一名,你能说出几个来?很有可能是0个。其实绝大部分的第一,最后都会变成“也就那样”,而淹没在历史浪潮中,但也有名垂青史的。

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状元是唐朝的孙伏伽,最后一个则是清朝的刘春霖,但最悲壮的却是南宋末年的文天祥。

图片

文天祥祖籍四川成都,后来家里搬到江南西路吉州,他就出生在这。今天吉安市富田镇有一个叫虎形山的地方,是文天祥的陵墓所在,而这里离他就义的地方相隔千万里。

江南西路吉州,是南宋的说法,其实就是现在的江西吉安。当时的吉州,可以称的上人杰地灵,是南宋末年的文脉所在。

江万里创办的白鹭洲书院是江西四大书院之一,聘请了名气很大的欧阳守道为山长。二十岁的文天祥就来到白鹭洲书院,跟随欧阳守道读书,一年多后,文天祥便高中状元。在该科录取的601位进士中,吉州就有44位,大部分都出自白鹭洲书院,其中还包括崖山海战中抱着小皇帝沉海的陆秀夫。

文天祥是个富二代,妥妥的豪族,只可惜身在了那个危如累卵的南宋,他没能去享受状元郎衣锦还乡的风光无限,而是一头扎进了救国救亡的不归路。

这是从小刻在骨子里的东西。小时假在学宫中看到欧阳修、胡铨他们的画相,很羡慕他们的谥号中都有一个忠字,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文天祥暗暗下定决心,终身为忠。

中了状元不代表就仕途顺畅,特别是文天祥这样的硬骨头。

随着蒙古军队入侵的加速,南宋朝廷已经乱七八糟了,议和、逃跑的言论充斥在南宋的空气中,特别是董宋臣建议宋理宗迁都居然没有人提出异议,估计那时候满朝文武都想着离蒙古铁骑越远越安全吧。

文天祥忍不了,他站出来说,“董宋臣这是亡国之言,这种人应该杀了祭旗,以激励前线将士的士气。”

话是没错,但说话的对象错了,宋理宗十分宠信董宋臣,杀是不可能,连骂都舍不得。至于其他人更是怪文天祥多事,迁都就迁都呗,只要能活着,在哪里不都一样。

无奈之下,文天祥第一次请求免官回家。这种无奈是因为一腔热血无处安放、是因为举目四望没有一个可以诉说的人,也是一种抗议和呼唤。

一次的失败并没有让文天祥放弃,在董宋臣被升为都知时,已经成为刑部侍郎的文天祥又一次站出来反对,这一次不但没有影响董宋臣,反而自己被贬了出去。

文天祥怕吗?怕就不是文天祥了。他再度杀回朝堂,并且对奸臣贾似道表达了不满,结果官职又被罢免。

这个时候的文天祥应该是累了、失望了,也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什么都不管了,回乡当个富家翁。37岁这年,文天祥申请退休了,他回到江西老家闭门读书。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文天祥在后世应该就只是个有骨气的文臣,所以故事还没有结束。

在国家需要时,文天祥还是放弃富家翁的生活站了出来,治理赣州去了。

当忽必烈一声令下,二十万蒙古大军在伯颜的率领下势如破竹,南宋的脊梁都要被打弯了。

在赣州的文天祥痛哭流涕,他散尽家财作为军资,在江西境内聚集数万兵马去临安勤王。

当时有人劝他,朝廷那么多人都挡不住,你带这么点人去送死吗?文天祥告诉他,送死又怎么样?送死的人多了,也就不一定会死了,总要有那个振臂一呼的人,他愿意做这个人。

到达临安的文天祥并没能获得好的天台和话语权,他提出的分天下为四镇共同抗元的提议没人搭理,朝廷还是想着求和。孤立无援的文天祥带着自己的队伍直接去了前线,在常州和元军展开拼杀。

以弱攻强、以小打大的结果并没有奇迹,将士们死伤惨重,文天祥听诏退守余杭。朝廷在无人敢站出来的情况下终于肯作用文天祥了,让他当上右丞相兼枢密使,可是这次任命不是让他去抗元,而是要他去降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红颜劫:乱世情殇大晋霸主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明末风云:乱世殇歌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