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衣冠一根丧门杖攻守猛疾,如炮散花,如雷夹闪。悟继之被动招架,身已挨了数杖,却迟迟没有拔剑。
乐思归等人俱看的提心吊胆,任衣冠招招皆是杀手,悟继之数次险被一杖扫中头身要害。众人均不解为何悟继之如此执拗,不用兵刃,想出言提醒,又怕惹他分神。
武舜英一颗心全系在悟继之身上,眼见他渐渐陷险,泪眼渐生,终是忍不住喊道:“师哥,拔剑啊!”
任衣冠闻言,催劲挥杖,攻得越发猛烈,不给悟继之拔剑之机。他加快运转内力,转化为催破真气,汇于杖上,殊不知悟继之等的便是此时!
任衣冠左手松把,右手持杖外旋,一招“横扫千军”,悟继之佯被扫中,蹲伏在地,两手趁势搭在腰间剑柄上。
任衣冠“棍扫落叶”,斜下打去。余人大惊,正要出手相救,却见悟继之两手疾掠,剑已出鞘,反手上撩。两剑交抵,就此架住了铁杖!
任衣冠感知杖上传来一股黏劲,暗道不妙,欲待抽回铁杖,却为时已晚。悟继之运转一身玄阴内力,加快转化为真气流于剑身,引动丧门杖上的金刚真气。
悟继之布局良久,终于再度以内劲控住杖身。
悟继之深知任衣冠精明老练,同样的伎俩难再让对方上当。他如一早便持剑与之相斗,势必会让任衣冠心生提防。故而他徒手迎战,不断相激,正是为了引诱任衣冠全力施为。
眼下,任衣冠附在杖上的真气非顷刻所能收回,悟继之却并未引剑划圆,借机将丧门杖甩出。他因着还需破掉任衣冠的护体绝技,非将这根铁杖夺来不可,故而催气牵引铁杖,要强行夺刃。
任衣冠亦知一旦兵刃脱手,于己大大不利,死死拽着杖尾,不肯松手。二人如牵钩一般比拼内劲,悟继之眼见剑尖一点点从杖身滑落,主动收力,剑沿杖身,反向着任衣冠刺去。
任衣冠因力失衡,方稳住身形,悟继之双剑已至。他胸抵杖尾,真气护掌,出爪握剑。悟继之侧身挨近,倚杖腾转,以太祖长拳十路弹腿中的“穿桩腿”在任衣冠肋骨连蹬。此腿出时向内拧转,招招劲如螺旋。
任衣冠双手抓剑,无法以“沾衣十八跌”反制,遭悟继之穿桩腿钻击,终难承受此劲,松开兵刃。悟继之随即双手持杖,转以内力沾粘双剑,他力贯杖身,拧腰甩出。
在内劲牵引下,丧门杖接君子剑,君子剑接残灯照月,三把兵器连成一线,化作一道长鞭甩向任衣冠!
以悟继之的内功,本不足以同时沾粘三把兵器,而丧门杖上却存着任衣冠大半真气。借着金刚生玄阴之律,这一刻悟继之近乎等于身怀二人的内力,可短暂牵出一条兵刃长鞭。
端木瑶就曾以此法为悟继之寻剑,悟继之受此启发,才想出了破解“千斤坠”的法子。
“千斤坠”之要,在于腰腹发力,其罩门便在胯骨与欢跳穴这两处。这两个罩门一处后腰,一处臀下。悟继之纵使夺到兵刃,近身相斗也难攻到这两个部位。但借着长鞭之势,悟继之便能绕袭敌后,这也是他煞费苦心夺杖的缘由。
对方聚器成鞭,大出任衣冠意料之外。此鞭横来回缠,任衣冠不及闪避,被鞭头的残灯照月剑柄点中环跳穴,破了“千斤坠”的罩门!
悟继之三步计策已成两步,彼时他内劲已散,双剑散落在地。他不擅长兵,当下弃掉丧门杖,抢上近搏。
他松肩沉肘,右手上掤,任衣冠撤身以避,并出手拿腕。岂知悟继之忽而转腰开步,变左手前推。他一掌挥中任衣冠右胸,任衣冠起右手相迎,悟继之却又变成双掌齐出。